返回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节 保卫南京 10[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医疗条件很低,缺乏止痛药、缺乏消炎药、缺乏手术器材、缺乏医生…导致大部分伤兵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处于一种“既死不了又活不了、每天都苦熬日子”、伤口发炎溃烂、不停地流脓流血的极度痛苦而绝望的状态中,与其这样生不如死,还不如轰轰烈烈地为国捐躯、痛快了结。)。”

    镇江战役正式爆发后,局势毫无悬念的一边倒,但也不是彻底一边倒,完全处于下风的守城部队勉强还是拥有二三个“优势”的,镇江北面是长江,东西南三面有一些小山丘陵,植被如荫、溪流如网,使得守军稍微有一些“地理优势”,另外,深知镇江得失意义重大的蒋介石命令周至柔“空军务必竭尽全力增援镇江守军”,周至柔硬着头皮,硬生生地从完全就是疲于奔命的空军里抽调了三五架已经放进仓库里等着拆解的老式轰炸机飞赴镇江助战,或多或少地帮助了镇江守军;除此之外,镇江守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日军火力不足。

    造成第2师团火力不足现状的“罪魁祸首”自然就是让日军恨得牙疼的大同号炮舰了,这艘放在大海上绝对在五分钟内就会被日本海军随便拎出来一艘驱逐舰给打得粉碎的清末老舰在长江上活生生的、""裸的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把威风八面几十年的第2师团“欺负”得狼狈不堪,大口径重炮不敢运过长江(曾以鼎调遣了十多艘鱼雷艇负责协助大同号在长江上进行搜索警戒,这使得大同号对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江段了如指掌,日军炮兵部队如果渡江,鱼雷艇就会发现,然后飞奔报告给大同号),还有师团一半的武器弹药被它送进了江底,使得第2师团的战斗力起码锐减了三分之一。

    尽管如此,镇江战场上的中日两军伤亡比例还是高达惊人的近十比一,镇江的民兵们、伤兵们以及镇江的百姓们完全是在用血肉之躯拖延着日军攻占镇江的时间。战斗过程悲壮得催人泪下,《救亡日报》是这样报道的:“…为数不多的枪支弹药发给了民兵,因为他们还能开枪,大部分伤兵都只是分到几颗手榴弹,他们的战术只有两种,找机会把手榴弹扔向日军,或者躺在地上装死,等着日军过来时拉响手榴弹跳上去与其同归于尽。实际上,他们连这点愿望化为现实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倒在了冲锋的道路上。…五位将军先后阵亡,朱耀华将军是最后一个阵亡的,他是自杀的。”

    当第2师团的进攻部队与镇江守城部队在镇江西郊的五洲山、十里长山的山林里展开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混战时,朱耀华在山林边下达了一个命令:“点火。”

    一千多名民兵把事先准备好的汽油、柴油、煤油浇到山林边缘的植被上,然后点起火,五洲山和十里长山的山林很快就浓烟滚滚、烈火腾腾,慢慢地形成了一场人为山火。朱耀华这么做是为了竭尽全力地阻挡日军攻占镇江的脚步,放火烧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山林里肯定有大批自己人被烧死、呛死、烤死,因此下达完这个让他肝肠寸断的命令后,他突然间掏出手枪,在周围人来不及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对自己心脏开了一枪,自杀殉国。

    镇江陷入根本就无法支撑的血战时,南京的蒋介石等高层决策者们正在坐立不安。

    大批的高级将领、参谋军官围聚在地图前或沙盘边,对江南战区反复地研究来研究去,得出的结论让一天一夜未合眼的蒋介石愈发的焦躁,也让他暗暗地后悔不已。国军全线被动,根本原因就是兵力不足,被日本人打在了最虚弱的节骨眼上,并且本已为数不多的宝贵兵力还被雪上加霜地消耗了一大部分,眼下,918团还有约五千可战之兵,宪兵部队六千余兵力完好无损,滇军182师在首战中元气大损、伤亡近半,还有五千余可战之兵,川军三个师损失不小,但未伤到筋骨,三个师原本总计约一万九千兵力,此时还有约一万六千兵力,因此,满打满算,蒋介石这个三军统帅、特级上级此时能够直接指挥的南京部队只有约三万三千人。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部队,即便是孙武再世、吴起重生,也不可能打胜仗。聚集在会议厅里的一堆其中不乏军事家的高级将领通宵达旦地研究了十几个小时,得出近乎废话的结论:想在短时间内扭转南京、江南的险恶局面,起码要投入一个齐装满员的集团军,一方面把第6、第16师团死死地阻挡在江北,一方面把第2师团牢牢地限制在江南,否则,这三个师团就像插入国军大后方并且是在中国心脏南京附近的三把钢刀,带来的危害是极度巨大的。

    蒋介石苦笑:我手头上要是有一个集团军,还会这么为难吗?

    “第2集团军到哪里了?究竟还需要多久才能抵达南京?告诉刘峙,快点!国都危急!苏南危急!宁沪整体战局危急!”

    “第11集团军到哪里了?告诉李品仙,星夜兼程!哪怕累死也要加快速度!”

    “第60军的第二个师什么时候到?运输机群从昆明出发了没有?每架飞机尽量再多塞几个人!南京需要部队!快!什么?…有三架容克运输机因为超载所以坠毁了?混账!这些运输机都是国府花费巨资从德国买来了!不得轻易损失!”

    “让第四战区和第五战区都抽调部队增援第三战区!快!”

    军委会的通讯室内,各种声嘶力竭的电话呼喊响成一片,会议室内,白崇禧、何应钦、程潜、徐永昌等人展开着激烈争执,将领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镇江部队正在拼死苦战!估计撑不到今晚!必须要增援镇江!”

    “南京的部队本来就不多了,再抽,南京怎么办?南京比镇江重要!”

    “短视!镇江被日军占领,宁沪交通线就断了!上海的几十万部队怎么办?”

    “第6师团和第16师团就在南京江北虎视眈眈!杀过来怎么办?”

    “南京丢了,还能夺!部队都没了,南京也会没了!不要本末倒置!”

    “宪兵部队正在招募南京市民组建民兵,应该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

    “这是饮鸩止渴!刚刚拿到枪的老百姓能有多少战斗力?”

    “我们必须搞清楚日军第2师团是真的在攻打镇江还是在引蛇出洞!我担心冈村宁次其实是想假借攻打镇江而把我们驻守南京的部队引诱出南京的城防工事,引诱至南京和镇江之间的野地上,然后将我方南京部队消灭!”

    “不错!日军第2师团师团长冈村宁次此人确实不简单,诡计多端、用兵狡变。”

    “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没有意义!以第2师团此时的实力,足以既拿下镇江又把我方南京部队引诱出去消灭掉!没有混凝土工事,没有紫金山炮群,我们要三个兵打一个日本兵!”

    新的军事报告不断地被送来:

    “日军第6师团似乎要撤离江北浦口区,转道向东前进!”

    “镇江守军已经接近崩溃,朱耀华下令放火烧山以迟滞日军,朱耀华将军已自杀身亡,部分镇江居民试图放火焚烧城市已阻挡日军攻取镇江。”

    “紧急报告!海军u1096号潜艇在上海正东约一百二十海里处发现一支日军运输舰队!很有可能就是日军后续的第师团!但无法判断这两个师团会在江北启东县还是江南杭州湾登陆!”

    会议室内的已经气氛紧张得近乎凝固,因为局势正在急剧恶化,蒋介石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最后已经可以用铁青二字来形容。

    【今天是日本投降日。】

第230节 保卫南京 10[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