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不谋而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下官赞同孙大人的做法,只是这次剿灭叛乱,陛下除了派下官前来之外,还任命了袁可立为兖州、东昌府巡抚,杨肇基为山东总兵,一起平叛,咱们是不是也得想办法和他们商议一下?”
许显纯嘴上说是支持孙承宗的做法,可是又点出了袁可立和杨肇基二人。
“本官也想与他们商议,可是现在运河阻断,和袁大人联系不上,至于杨大人现在还没有到山东。”
“不过这也不急,咱们先出发前往泰安,当务之急是先拿下曲阜。”
孙承宗明白许显纯的想法,不过他也不跟许显纯计较,当下说道。
“一切但凭孙大人指示!”
不管怎么说,先拿下曲阜总是没错,许显纯十分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袁可立此时已经到了台庄(现在的台儿庄),教导军一万五千人,孙承宗留下一千人由朱云飞带着在南直隶扩编,以及朱由校交待的整饬南直隶京营的任务。
不过他现在的兵力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按照朱由校的旨意,此次与他一起进京的除了原本的京营之外,还有西南平叛立下战功的将领,以及士兵六千余人。
比如四川总兵童仲揆、湖广副总兵陈新林,新任四川副总兵秦良玉以及其子马祥麟都在其中。
朱由校之所以让这些人进京,并非只是为了他说的面见立功的将士,更是准备明年攻打女真人。
这些士兵本就是湖广、两广挑选的精锐,经过这次平叛,肯定也会有所成长。
这些人到了京城,好好训练几个月,再到东北战场磨练一番,回头一个个都可以提拔起来,成为基层的军官。
为什么明朝经常编练士兵,用不了多久就会腐化堕落,甚至不仅仅是明朝,各朝各代都有这个问题。
主要原因就是,一旦这些精兵悍将逝去,这些军队也就不行了。
反而是唐朝做的好一些,从李世民开始一直到唐玄宗时期,整个唐朝都在对外作战,名将层出不穷。
以战练兵,是最好的训练方式,以后时机成熟了,还可以实行兵役制度,士兵当兵三到五年,或者五到十年,每年退伍一批,再新增加一批,这样可以保证军队始终有参加过战斗的老人存在。
“袁大人,这次平叛陛下好像并没有讲明由谁负责啊。您是兖州、东昌府巡抚,许大人率领京营前来,杨肇基是山东总兵。按照道理来说,山东这里的平叛应该是直隶总督杨大人负责,可是皇上给他的旨意只是负责钱粮,不知道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童仲揆向袁可立问道。
“本官也不甚清楚,不过我们是从南面而来,许大人从京城南下,孙大人从胶州而来,再加上一个山东本地人杨大人,想来是想我们三面出击,将乱民困在运河以西,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方。”
“派出去刺探情况的探子回来了么?”
袁可立摇了摇头,朱由校的这个旨意他也看不明白,眼下还是先把峄县拿下来再说。
他不知道,他的想法和孙承宗有些不谋而同,当然也有些不一样。
第119章 不谋而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