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没想到吧,朕让大明一统世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开经筵,袁应泰进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月初九,重阳节。

    在文华殿举行过拜师仪式之后,正式开经筵。

    第一天的主讲官就是孙承宗。

    “听闻先生曾经做过大同巡抚房守士的西席,对于边防之事可有了解?”

    师徒君臣见礼之后,没等孙承宗开口,朱由校率先问道。

    “臣确实在房守士家做主西席,也曾经与边防将领交谈过,只能说是略有了解,当然比不上常年在外的将领。”

    孙承宗没想到朱由校不按常理出牌,不过还是很快给出了很的得体的应答。

    “那先生对辽东之事如何看待?”

    朱由校又问道。

    孙承宗在后世很多人都很推崇,当然也有一些人觉得他做的并不算好,浪费大量金钱修筑城池堡垒。这当然起到了作用,让满清难以攻入山海关。

    可是在东北囤积十几万的士兵,以及修筑城池堡垒,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只是作为防守,对于明末拮据的财政来说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尽信书不如无书,还得看看孙承宗现在有什么想法。

    “臣入京一来一直在詹事府任职,对于辽东了解不多,因此臣不敢妄言。”

    孙承宗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可是又不敢胡言乱语,还是小心谨慎为上。

    “徐光启与你乃是同科进士,此人如何?”

    朱由校见他不愿意多说辽东的事情,便转而问道。

    “徐子先学通中西,为官清廉是难得的人才。”

    孙承宗据实回答道。

    “请先生开讲吧。”

    朱由校没有再说其他的事情,一拱手说道。

    “陛下之前可曾治学?”

    孙承宗问道。

    “朕认识一些字,也读了一些书,治学谈不上。”

    朱由校这倒不是谦虚,前身确实认识字,四书五经也都看过,可别说是孙传承这种进士出身,只怕是连过了院试的生员都不如。

    “既然如此,那便从三字经开始如何?”

    孙承宗问道。

    “可。”

    朱由校简单的回答了一个字。

    于是孙承宗便开始教授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陛下可知这四句是什么意思?”

    “人生下来,秉性善良。每个人的秉性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后来所处的环境不同,开始有所区别。”

    朱由校回答道。

    “陛下所言甚是,正是因为人生下来秉性善良,如果不仔细教导,就会走上歪路,因此要引导他走上正途,正所谓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孙承宗点头,然后继续教了下去。

    三字经朱由校之前读过几遍,前世虽然没有专门读过,可那时候国学风盛行,他家小侄子天天听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虽然没有刻意的去记,可是现在跟着孙承宗过了一遍,已经能记住大半了。

    当然后世的三字经和明版的三字经差距不小,多了100多字。其中后世关于地理部分的赤道之类的记载,这个版本就没有。

    另外就是关于历史的部分,比如明朝兴,再开辟,廿一史,全在兹。

    后代就变了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后面还有清朝的历史,明朝的版本自然也没有。

    通完一遍三字经也到了中午该吃饭的时候,朱由校直接传膳,留孙承宗吃饭。

    孙承宗客气了一番,也就留下

第7章 开经筵,袁应泰进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