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九章 朱元璋的气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扑哧扑哧。”

    “刚开始吃油水足的饭,不能吃多了,容易坏了肚子。”

    中午。

    朱元璋端着碗,蹲在土地上。

    周围的新工人埋头吃饭,谁也顾不上这老头,更没人有功夫回答。

    “不听劝啊。”

    朱元璋叹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别费劲了。”

    管事也端着饭碗走过来,脸盘大小的瓷碗,里面装满了米饭和肉汤鱼干咸菜。

    “拉一顿肚子就好了,谁也劝不住。”管事习以为然。

    朱元璋不太高兴。

    岂不是显得他京城的百姓没吃过饱饭似的。

    “从本地招募的工人,待遇和你们从北方调来的工人比如何。”

    “那肯定是从北方调来的工人工钱高。”

    “难道还要分南北?”

    “从北方调来的工人,人家千里迢迢的,而且多是熟练工,本身工人级数就高。”

    “以后这些本地的工人做工时间久了,要么到了年限,要么有突出的表现,迟早也会升级,工钱也就高了。”

    突然。

    “七妹来了。”

    “我看到七妹了。”

    远处引起了骚动。

    管事饭也不吃了,起身就赶了过去。

    朱元璋好奇的跟上去,“七妹是谁?”

    “那是咱们北平最有名的名角。”

    管事一边大踏步,生怕自己见不到,还不忘说道。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一名戏子怎么能有这种地位。

    对于工地的好印象立马消散了,他停住了脚步,他可不会苍蝇闻到肉一样的去追捧一名戏子。

    “回吧。”

    “是。”

    看圣人生气,李道信不敢多言。

    ……

    “诸位工人朋友们,大家好。”

    从北平各大剧院和歌舞院抽调的“精兵强将”们,乘坐渡轮过了长江。

    经过铁道工程队的工地,引起了人们的围观。

    新的工人们跟过来看稀奇,从北平调来的工人们,特别是管事们热情不已。

    “七妹。”

    有管事在远处挥手。

    脸上满是疲惫,正在马车上歇息的一名女子,听到外面的叫声,不顾劝阻坚持弯腰走了出来。

    “你可要保护嗓子,偏偏路上你又受了风寒。”

    “没事的。”

    七妹温和的笑道。

    七妹穿着女工字装。

    “这可比咱们淮河的头牌差远了。”

    “你能去过?”

    “我没去过,但我看到过呀。”

    新工人们的评价。

    让管事们兴致勃勃的北平名角,也不过如此嘛,到底是没见过世面,不知道京城的富裕。

    “七妹,是来慰问我们工地的吗?”

    “对不住了。”

    七妹抱歉的说道:“今日不行,我们剧院还要赶路,不过我一定会来的。”

    “好。”

    管事笑道。

    “你可是我们铁道工程队走出去的,不要忘了我们啊。”

    “铁道工程部是我的娘家,怎么会忘呢。”

    不久。

    人们终于散去。

    不少人感到了失望,觉得不过如此。

    反倒是铁道工程队的老人们,讲七妹的经历,当初在铁道工程队干杂工云云。

    还有她的丈夫是英雄人物,还有她的新戏是如何的鼓舞人,她的歌声是如何的让人生出力气。

    管事回头发现老人不见了,也不知道老人生气离开。

    “这老头今日走得早,招呼也不招呼。”

    管事还有些郁闷。

    他可是准备好好跟老头讲讲七妹。

    有多少人厌恶七妹,认为七妹是克夫的丧门星,就有多少人喜欢七妹。

    无疑。

    管事就是喜欢七妹的人之一。

    每次看新戏听新歌,管事都被深深的吸引。

    新剧是那么的好,新歌是那么的美。

    如此好的世界,怎么会有人不期盼呢,工人觉得这是最好的祝愿,最美好的世间。

    管事一直记得自己的好生活是怎么来的。

    他希望更多的人喜欢新戏和新歌,希望天下有更多和他一样的人,大家都有一样的愿景。

    如果天下能像他一样的人越来越多,想必他们的生活就能越过越好。

    江淮。

    春风十里,花开两岸。

    红船珠帘。

    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同时。

    江淮的大地上,无数的工地正兴起,人们在日头下挥洒汗水,建设新大明。

    随着朱高炽在文华殿的地位稳固。

    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组织,终于接到了朱高炽的指令,大举南下入京。

    (本章完)

第四百九十九章 朱元璋的气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