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二章 心太软的大孙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安得广厦千万间。

    一栋大厦可以容纳多少人生活。

    财大气粗的金州海洋运输集团,一次性往北平运输了四千二百余万斤的物资。

    各类矿石一千余万斤,木材两千余万斤,各色咸鱼二十万斤,干果类十余万斤,高粱百万斤。

    金州船政今年九个月,下水船只两百二十艘,为两地海贸运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比起内地清江督造船厂,年均下水船只五百数十艘要低,但是金州船政的船只都是大海船。

    金州先后又下水两艘蒸汽机战船。

    这两艘蒸汽机战船,一艘留给了金州水师,一艘拨给了天津水师。

    天津水师,金州水师。

    停靠在天津的海外。

    朱高炽带着一众首脑,在天津检阅了两支水师。

    “我宣布!”

    “天津水师与金州水师,升格为天津海军和金州海军。”

    “哗啦啦。”

    八千余水兵,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朱高炽去年要求的,今年夏收前,完成三艘蒸汽战船的下水,金州船政最终超期两个月才完成。

    并且送来了解释报告。

    无非是船只巨大,高达上千项的工序磨合困难,船只的新技术也有许多阻碍。

    第一艘取名为虎式一号的蒸汽机轮船战舰,分配给金州海军。

    第二艘也分配给了金州海军。

    第三艘虎式三号的蒸汽机轮船战舰,分配给天津海军。

    两艘蒸汽战舰,八艘风帆福式战船,十六艘护卫战船,是两支海军的主要配置。

    明年的目标,蒸汽战船为每支海军各三艘。

    这两支强大的海军。

    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海军。

    “应天府的水师,听说有了数百艘战船,水师官兵近两万,目前还在扩军中,我们的海军是否也要扩军?”

    “比人数我们肯定是比不过的,我们比炮火数量。”朱高炽笑着拒绝。

    南方的人口是北方的数倍,虽然动员能力低下,但毕竟是明初,征集个十几万几十万的水师是可以的。

    而且朱高炽的海军,主要也不是用来对付国内的,而是用来震慑。

    震慑十八支。

    在朱高炽巡阅天津的时候,金州的广鹿岛。

    十八家海上商家聚齐在广鹿岛。

    “根据军商联合办的新规,十八家海盗必须成立商行,以商行的名义与金州进行阉工贸易和商品贸易。”

    “未来个规划中,十八家商行的阉工贸易,贸易对象为朝鲜贸易集团,不在与金州林场发生关系。”

    林场第二任负责人马报周说道。

    原林场第一任负责人王真,已经升为辽东副总兵,负责辽东全部军改事项。

    “请问朝鲜贸易集团是什么?”

    “难道我们以后与朝鲜人贸易吗?”

    “为什么要突然改变。”

    众人纷纷问道。

    “朝鲜贸易集团,是由朝鲜人开办的商号,加入金州的对外贸易中,全面负责与十八商行的阉工贸易。”

    “除了阉工贸易,其余的普通商品贸易,可以继续与金州林场合作。”

    “但是军火贸易上,需要和朝鲜贸易集团进行。”

    马报周一一解释。

    最后众人才搞清楚,交易地点什么的都没有变,交易方式也没有变,唯一变得就是个名头。

    他们贸易的对象不是金州,而是朝鲜贸易集团。

    朝鲜贸易集团是朝鲜开的商号,跟大明没有关系。

    众人无法理解。

    不过既然已经成为了规定,对他们也没有影响,最后众人一致明白了金州的规定。

    “阉工的贸易价格,根据诸位的意见,明年的交易价为七元钱,但是明年的任务很重。”

    “在未来的几个月,金州的阉工贸易数量需要达到两万人。”

    “嘶……”

    众海盗头子倒吸了一口气。

    在洪武二十八年,全年的阉工贸易数量才两万人,到了今年洪武三十年,如果完成了这个数字,那么今年的贸易数量将高达六万人。

    “明年的阉工贸易计划最低十万人,各家都要分配目标,完不成任务的将会降级,最终淘汰出合作商名单。”

    马报周安抚道:“诸位,各家从弱到今日的规模,可以说是随着阉工贸易体量发展起来的。”

    “刘东家,当年?糜虢鹬莺献鞯氖焙颍?畛醪庞幸惶醮??甘?湃耸郑?缃袷种写?蝗??杆遥?耸质?В?季葙凉?坏海?辛俗约旱幕?怠!

    “平田君,你也是如此。”

    马报周笑着看向众人:“各位如今都是倭国的名人,实力比不少一国之名都要强。”

    “为了支持各位,金州方面明年大大增加了阉工贸易总额,诸位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啊。”

    “但是谁家不努力,耽误了金州与辽东的发展,谁家就会被淘汰出去。”

    马报周说完,看向了众人。

    “嗨。”

    众人盘腿而坐,弯腰低头,大声的应道。

    包括刘英这类汉人海盗,同样的应声。

    嗨。

    是秦朝的词语,最后传入日本,明朝虽然主要用“喏”,但是刘英等人并不认为嗨是日本话。

    (本章完)

第四百四十二章 心太软的大孙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