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章 朱元璋的妥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是谁?”

    “他是解缙。”

    有人认出了解缙。

    这位鼎鼎大名的江西解元,罢官归乡的名士。

    虽然不在江湖,但江湖仍然传说。

    “传统之道已经走到尽头,新大道在北平呀。”解缙感叹,毫不在意别人的怒视。

    “住口。”

    “乱道。”

    有人大声斥责。

    “多少人种地都不嫌多,你这个迂腐,如何见利而忘义,不懂重农之道。”

    解缙没有解释。

    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都不一样,岂是道理可以讲通的。

    正如朝鲜认为他们最伟大,你去讲道理,说他们并不伟大,这个道理岂能是说通的。

    正如有人认为国外一切都是美好的,你跟他说并不是,也有不少的缺点,并且一一指出,对方不但无法接受只会大怒。

    正如他可以讲自由,但是你没有反驳他的自由。

    古人很早就明白。

    道理只有属于一个立场下,双方才能讲通的,立场不同,没必要废话。

    一定要说服不同立场的人,只有靠拳头一途,打的他顺服,然后来跟他讲道理。

    正如美国的道理,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连年的对外战争打出来的,打出来的实力,让许多人无法反对。

    解缙就是聪明人,看到应天府风气不对,急忙的溜走了。

    人家的地盘,又跟人家不同的立场,还当众反驳了出来,不走等着挨打不成。

    聪明人很多。

    姚广孝看了眼这位去北平的人,露出高深的笑容,默默的交了饭钱离开酒楼。

    在他身后,老远的跟着几名汉子。

    “你们跟了贫僧一路,辛苦了。”

    在人烟稀少处,姚广孝主动回头笑道。

    放在以往,他早就开始想办法开溜,可今非昔比,如今他有了金身。

    圣人有易储的心思。

    锦衣卫谁敢动他?

    “在下纪纲,初入锦衣卫,我们大挡想见你。”

    其中一名汉子客气的开口。

    姚广孝平静的跟着他们离开。

    他是带着燕世子的条件来的,不能走官道,只有锦衣卫一途,原来的敌手成为了助力。

    很快。

    朱高炽的条件,由李道信送到了朱元璋处。

    “好大的胃口。”

    朱元璋不可思议。

    朱棣内心暗喜。

    “回圣人,那和尚。”李道信瞅了眼朱棣,小声道:“那和尚来自北平,是燕王的亲信,因此我们与他留下了联络方式。”

    朱元璋不置可否。

    他在乎的不是这个,而是朱高炽的条件,也看出了对方的担忧。

    其实朱元璋又如何不知呢。

    调走郭英,更换禁军将领,都是为了帮朱棣铺路,但是皇太孙一系的文武官员绑定太深了。

    这个遗留自太子一系的势力,朱元璋知道有多根深蒂固,因为就是他当年为太子打造的。

    等着自己死后,大明波澜不惊的渡过皇权接替。

    “原本是想着杀一批人,给你一个清白的朝廷,看来大孙子另有想法呀。”

    朱元璋不但没有生气,内心反而有些欣慰。

    杀人。

    是下策。

    已经没人可以杀了,再杀下去,杀的就是中青阶梯的官员,朝廷的元气就真的大伤特伤。

    后来朱棣登基,同样没有大开杀戒。

    保留了中青阶梯官员力量,靠着这批成长起来的朝廷中坚,为永乐盛世提供了助力。

    反倒是如今的朱元璋如果大开杀戒。

    那么未来朱棣面对的就是初入官场的初哥们。

    一个军队没有老兵老将,是很危险的,朝廷同样是如此,天下道理大同。

    “父皇,儿臣处理奏疏这段时间,深感朝廷离不开官员,更离不开好的官员,但是儿臣没有信心。”

    朱棣直言相告。

    无论什么时代,都需要官员,或者换个称呼,公员。

    良好的公员阶层,带来的就是国家向上。

    败坏的公员阶层,带来的就是任何好意的法令,都会变成坏的法令。

    朱元璋想了想,竟然真的接受了朱高炽的条件。

    他也不想再大开杀戒。

    “原本咱的想法是封你成为太子,封他为皇太孙,咱再杀一批人,干干净净。”

    说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有些失神。

    他想到了那时候。

    自己狠狠的用手去除树枝,满手鲜血的告诉他,什么叫给他一个干干净净的朝廷。

    “算了。”

    朱元璋神色落寞,“咱为大明天下操心了一辈子,到头来,次次计划不如变化,每次的计划都被上苍跟咱开一个大玩笑。”

    “咱老啦,服输啦,他想做的事情,咱就不阻挠他了。”

    朱元璋叹道。

    当燕世子掌握了半个北方的军权,靠着大势入京城,就再也没有人能阻挡他。

    有老四,有孙子两代人。

    朝堂会很快平静的。

    以朱元璋的眼光,他何尝看不出北平新军之威。

    其实自己被打败了。

    不过败给的是自己的孙子,朱元璋心中虽然不好受,到底还是接受于此。
第四百三十章 朱元璋的妥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