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要杀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哥死前的动静,他们这些兄弟或多或少都知道,朱棣担心的起身,小心翼翼的靠近朱元璋。

    “搞哄么。”

    朱元璋大怒,老四的神情,朱元璋看得明明白白,上前就动手,老当益壮。

    “父皇,儿子错了。”

    朱棣松了口气,连忙讨饶。

    就像小时候一样。

    那时候有大哥在,这种时候,大哥就会护着他们,父皇都会给大哥几分薄面。

    “他敢抗旨不来,咱还不封他了呢。”

    朱元璋冷哼。

    “咱的大军不敢北上,他手里精兵天下无敌,岂能把咱放在眼里,说不定还瞧不上。”

    “怎么会。”

    朱棣急了,“大明天下,他安敢不动心。”

    “嗯?”

    “儿子又说错话了。”

    子怕父。

    朱棣痛苦又快乐着。

    “他不来,咱如何封他。”朱元璋收回了手,对于眼前的老四,朱元璋内心也是满意的。

    就自己的那些儿子里,如今能拿得出手的,还就是这从小调皮的朱棣。

    小时候就胆大包天,和徐家的姑娘眉来眼去的。

    “儿子再写密信回北平,骂他一顿。”

    “算了吧。”

    “我是看出来了,你这儿子并不怕你。”

    “大哥也不怕父亲。”

    朱棣接过话,最后一个字刚说完,朱棣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果然。

    朱元璋沉默了。

    朱棣低下头,这种时刻,还是不要刺激父皇的好,父皇今日能改主意,明日也能改主意。

    其实朱高炽没来应天府,朱棣是松了口气的。

    媳妇儿子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朱棣觉得自己在父皇的心中越重要,反倒是一家子来了应天府,那就只能看父皇心意了。

    真要来应天府。

    至少要等自己全面接管应天府的军权,最好能引入北平的军队,如此才是妥当。

    “老四,不要怪父皇。”朱元璋平静的说道:“嫡长制关乎天下稳定,是国家安稳之根基也。”

    “今日咱改变主意,因为你儿子赢了,只此而已,为了大明,咱愿意让步。”

    “但是嫡长子没有错,你的嫡长子会继承你,你儿子的嫡长子,会继承他的,如此才能避免父子相残,兄弟相残,不让国家陷入内陆啊。”

    “父皇没有错,错的是儿子,儿子有野心。”

    朱棣低着头。

    “你是好儿子,咱从来没对你失望,只是你跟养了个好圣孙。”朱元璋自言自语:“三代之治,大明之福,天下之福。”

    人算不如天算。

    老大壮年病逝是朱元璋没有料到的。

    老二急病而亡,也是朱元璋没有料到的,老三听说也病的严重,朱元璋派了太医去,山西并没有阻拦,回来也确认了。

    老四的异军突起,以及老四儿子的改革,同样是朱元璋没有料到的。

    太多的没有料到。

    一个接连一个的打破朱元璋的计划,朱元璋内心颇为困苦。

    “老天真喜欢跟咱开玩笑啊。”

    朱元璋感叹。

    “难道又要杀人吗。”

    听到父皇的自言自语,朱棣情不自禁起寒颤。

    周边的太监们,更是屏住了呼吸,深怕引起圣人的视线。

    朱元璋突然拍了拍朱棣的肩膀。

    朱棣吓了个哆嗦。

    “你儿子不来,让咱的计划落空了啊。”朱元璋喃喃道:“这是逼着咱杀人呀。”

    朱棣迟疑。

    父皇要杀谁。

    ……

    朱元璋的旨意,突然下旨要求燕世子来京城。

    “这很奇怪呀。”

    “燕世子怎么可能来京城,如此岂不是自损颜面。”

    “除非圣人和燕世子有私下达成的默契。”

    “你是说?”

    “圣人有易储之心啊。”

    “哐当。”

    那人的筷子掉落地面。

    事情就怕人揣摩,天下聪明人太多了,这么多聪明人揣摩一件事,猜来猜去的,总有猜到真的。

    真真假假,谁也无法确认。

    但是应天府的确有了谣言,其中也有圣人的易储之心。

    应天府各种离奇的小道消息,还有塞外的捷报,整个朝堂都慌乱了,更慌乱的是皇太孙一系。

    “听说圣人有易储之心啊。”

    “会不会想要易储给燕王?”

    “至皇太孙于何地。”

    黄子澄听到了一些议论,在屋中来回的踱步,他不是傻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此时的他终于感觉到了不对,越想越脸色苍白。

    郭英的调离。

    几位官员的调离。

    不少外地的文武官员入京。

    应天府禁军的将领,重要的职位全部换了人,要么是圣人当年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要么是圣人的养子。

    朱元璋布局能力很强。

    不光在文官阶层打造了老中青阶梯,同样在武官阶层打造了老中青阶梯。

    老一代的凋零了,但是有对朝廷忠心耿耿的郭英,忠厚的耿炳文,其余的中青一代也成长起来。

    平安,吴杰,赵安,盛庸,铁铉,张玉,卢震,马宣,毛遂等等。

第四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要杀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