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崛起,从求学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变局和机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大人,亲自领着两位御史中丞出门迎接,这让简易受宠若惊,相比于翰林院的入职待遇,御史台简直就是天堂。

    不仅御史大夫亲自迎接,安排岗位,还让一位御史中丞亲自带着简易去办公室。

    不过细心的简易发现,另外一位御史中丞便是上次,大朝会上,上奏说自己任职监察御史不合适的那位。

    从中也看的出来,这个御史台水深的很,别看对待自己热情,怕都是笑面虎,自己反而还是喜欢翰林院,至少那里有事都摆在明面上来。

    安排的工作岗位,也果然不出简易所料,自己负责的是太平银库的监察。

    京城共有两个银库,一个太仓银库,属于户部,存放的是国库银,一个便是太平银库,这里存放的是各府送来的税收银子,也就是“京花银”。

    弘康皇帝的特意安排,御史台对自己的态度,一切都凸显这个“京花银”里面水很深。

    想到这里简易眉头皱了起来,接下来的工作怕是不好干啊!

    不过既然皇帝都这么安排了,自己无法拒绝,那便只能接受。

    于是简易到了办公房,便开始找“京花银”的有关资料,不谁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御史台竟然没有在这方面卡简易,下面的书吏对简易的要求,是来者不拒。

    简易还以为会有人在这方面给他使绊子,看来是自己想多了,不过也乐得如此。

    经过查找资料“京花银”的详细资料,从历史由来,到制度形成,到近几年的情况,都了解了个遍。

    从资料分析,隐约间,简易明白了一些弘康皇帝的计划。

    每年各地官府把税收折合成银子,送到京城的银子,称之为“京花银”。

    大庆,一京十三省,地大物博,每年的税收京花银就达到了两千多万之巨,是国库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然而从弘康十年开始,七年间,每年的“京花银”逐年递减,前几年还好,朝廷国库还有点家底,所并没有多少感觉。

    这几年,闹了些灾荒,国库不堪重负,京花银的减少渐渐被人注意到,已经从弘康十年岁入二千六年百万两,减少到一千九百万两。

    虽然其中有些地方有天灾的原因,皇帝下旨减免了一些地方的赋税,但是作为纳税大户的江南,这些年并没有大的灾祸,却也在减少,这其中的猫腻,只要脑子稍微正常点的人,就能看出其中必定有问题。

    而且从一些奏章上看,之前也有大臣提出质疑,但是被内阁以,江南出现匪患,税赋减少乃常事为由,给压了下来。

    看到这里,简易仿佛看到了一张大网朝自己扑来,大冷天的,身上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只是看个资料,便觉得这里面的事情极其复杂,上到内阁,下到地方官府,涉及官员众多。

    弘康皇帝要自己去查这个京花银,是什么意思?

    自己一无权势,二无官场经验,在这场博弈中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简易想到这里,眯起了眼睛,很大可能自己便是一颗棋子,搅动朝堂这摊死水的棋子,就像“鲶鱼效应”一样,是变局,也是机遇。

    无论朝堂风云变幻,上层如何博弈,简易暂时能做的都不多,只能随风飘摇,做好准备,等待皇帝进一步的旨意。

第134章 变局和机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