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2章 裴徽被封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道:“王爷,江淮地区和江南一带,自古以来皆是鱼米之乡,那里的粮草可谓是极其富庶。江南距离我们此处太远了一些,但卑职以为,不妨派遣一万大军南下,前去夺取江淮之地。”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从江淮地区源源不断地运送粮草至此,如此,长期的粮草供应便可得到确保。”

    安禄山闻听此言,沉默不语,似乎在深思熟虑着高尚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过了一会儿,安禄山微微点头道:“嗯,这个主意不错。”

    他随即传令道:“让史思明率领一万大军即刻南下江淮,限他七日之内攻克整个江淮地区,务必保证他们长久的粮草供应。”

    ……

    ……

    然而,就在安禄山下达命令的同时,洛阳失守的消息已经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飞到了李隆基的耳中。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隆基心急如焚,他深知洛阳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不能及时收复,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李隆基当机立断,决定亲自前往迎祥观,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以祈求太上玄元皇帝的庇佑。

    在迎祥观内,李隆基身着盛装,神情肃穆,虔诚地祭祀着太上玄元皇帝。

    他焚香祷告,祈求神灵保佑官兵们守住潼关,抵御安禄山的进攻。

    祭祀完毕后,李隆基下令修缮太上玄元皇帝的金身,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太上玄元皇帝显灵,保佑他们取得胜利。

    就在这时,一封密报通过不良府的渠道送到了李隆基的手中。

    李隆基迫不及待地打开密报,目光如炬,迅速扫视着上面的文字。

    当他读完密报的内容后,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欣喜若狂。

    原来,这封密报是由裴徽发来的。

    在大唐深陷重重危机之际,裴徽竟然还活着,这个消息无疑是给李隆基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然而,真正令李隆基欣喜若狂的,却是密报中的其他内容。

    密报中说,裴徽为了躲避贼人的刺杀,一路狂奔,最终逃到了叛军的后方。

    在那里,裴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率领着不良府的暗探们,巧妙地与各地的义军取得联系。

    这些义军原本各自为战,但在裴徽的严格训练和调教下,逐渐成为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强大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如今的裴徽已经成功地聚集了数万名义军,他们士气高昂,对叛军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更令人振奋的是,裴徽还率领这支义军,成功地偷袭攻下了叛军的九个郡地!

    这一系列的胜利,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大唐军民的士气,也让李隆基看到了战胜叛军的希望。

    不仅如此,裴徽在密报中还告诉李隆基,让他不必过于担忧。

    只要潼关能够坚守十天的时间,他就有信心以围魏救赵之计,逼迫安禄山退兵。

    为了让李隆基完全相信他所说的话,裴徽还通过多种渠道向李隆基提供了一些可以相互印证的消息。

    这些消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让李隆基对裴徽的计划充满了信心。

    尽管李隆基还没有亲眼见到裴徽,但他对裴徽在密报中所描述的一切都深信不疑。

    这封密报详细地记录了裴徽在叛乱期间所做出的种种英勇事迹,包括他如何深入敌后、组织义军、收复失地等等。

    李隆基对裴徽的勇气和智慧深感钦佩,同时也对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就在李隆基对裴徽的事迹赞叹不已的时候,以左相陈希烈为首的数名重臣纷纷上书奏章,请求对裴徽进行重赏。

    这些重臣们在奏章中列举了裴徽的诸多功绩,如他在叛军后方的英勇表现、他对义军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以及他成功收复九个郡县的伟大成就。

    他们认为,这样的功绩和忠诚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表彰。

    与此同时,得到消息的杨贵妃也欣喜若狂。

    她在床头向李隆基撒娇,要求对裴徽进行重赏。

    杨贵妃深知李隆基对她的宠爱,她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不仅要求重赏裴徽,还暗示李隆基自己久未生子,希望能够收外甥裴徽为义子。

    李隆基听了杨贵妃的话,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

    他想起了一些往事,略一犹豫之后,李隆基毫不犹豫地直接下令:“传朕旨意,蓝田县侯兼不良帅裴徽忠肝义胆,乃国之栋梁、朕之股肱之臣……以身涉险,奔波叛军后方,聚集联络数万义军,收回九个郡县,功高盖世……今朕收裴徽为义子,封其为立节郡王!”

    随着李隆基这道旨意的传出,整个朝廷上下、长安城内外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人们纷纷传颂着裴徽的英勇事迹和皇帝的恩赐,对这位年轻的英雄充满了钦佩和赞美。

第602章 裴徽被封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