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抗战到远征,谁敢反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3章 轰炸机来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炮兵排观察了几轮鬼子炮火的落点和高度,稍微算了一下,就大概摸清了鬼子炮兵阵地的位置。

    “范围覆盖自由射,给我把鬼子的山炮全炸了!”

    一声令下,两门榴弹炮开始发出咆哮,炮弹一颗接一颗朝鬼子炮兵阵地飞去。

    猪鹿显然没想到张云峰的炮兵还有这一手,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联队直属炮兵已经完全被打废了。

    本想着立个功,结果出师未捷先损失了自己的山炮,猪鹿哪受过这种气,拔出佩剑喊道:“八嘎呀路,进攻,进攻,全军出击,追击支那军队,缠住他们,不能放跑一个支那士兵,呼叫飞机轰炸。”

    猪鹿虽然气得不行,但也不是真的傻了,他敢直接让部队进攻,主要是因为三团在监军庄没待多久,根本没有挖战壕。

    现在进攻基本相当于是打遭遇战,三团没有地理优势,打起来他对自己麾下的部队很有信心。

    一个联队数千人发起进攻,虽然只有大队级兵力在一线,但战线仍然被拉的很长。

    监军庄后面的汾河刚好是个接近S形的拐弯,猪鹿打定主意想把三团堵在这个拐弯里。

    袁晨虽然不想和猪鹿缠斗,但是猪鹿这么直挺挺的撞上来,他也没有惯着对方,直接留下二营各部交替掩护撤退。

    这种没有提前设置阵地和阻击部队的交替掩护撤退,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却很考验一支部队的作战素质和指挥员的指挥能力。

    中国军队和鬼子作战的时候,在交替掩护撤退上往往表现的都很糟糕,很多时候本来只是撤退,但是因为配合问题和一些内部问题,导致撤退演变成了溃败,进而直接导致了战斗失败。

    比如前不久的淞沪会战,在撤退上很明显就没有提前安排到位,面对鬼子包围淞沪会战守军的时候,校长一声令下,大家各撤各的,直接让战场的僵持局面演变成了崩盘了。

    不过张云峰的部队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说军官,就连每个班的班长都有独立指挥局部作战战术的能力,谁该打谁该撤,绝对不会有人搞混,更不会出现畏敌避战的情况。

    鬼子进攻部队拉出近千米的半月形战线,想要直接形成第一道包围圈,但是当他们和三营阻击部队碰撞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踢到了硬骨头。

    双方部队在距离还有四五百米的时候,三营阻击的各部,尤其是精确射手班就开始定点射击,挑选的目标还都是鬼子分队长级军官。

    鬼子想要组织还击,但是他们的射击精准度显然不如三营,四五百米的距离子弹基本飘得没边,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杀伤。

    而且这个距离还超出了掷弹筒的攻击范围,想进行火力压制都困难,只能打一些烟雾弹掩护进攻。

    只是这种方法也是治标不治本,监军庄附近都是一片平原,没有山体密林遮挡,烟雾散的很快,效果并不显着。

    第一轮进攻的鬼子中队碰了一鼻子灰,留下百来头尸体退了下去,眼睁睁看着三团主力向北转移却没有任何办法。

    猪鹿一直观察着前线的情况,进攻部队的表现给他心头泼了一盆

第103章 轰炸机来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