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长虹能源836239的前世今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初露锋芒:诞生与起步
长虹能源
的故事始于
2006
年,在长虹控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它如一颗新星在新能源领域冉冉升起。成立之初,长虹能源专注于碱性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凭借长虹集团多年积累的技术底蕴、品牌影响力和丰富资源,迅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在碱性电池领域,长虹能源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和实力。公司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不断优化生产工艺,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长虹能源的碱性电池在性能上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恒功率、大电流等电性能指标上表现出色,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凭借着可靠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品牌口碑,长虹能源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远销世界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长之路:扩张与突破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公司实力的增强,长虹能源并不满足于碱性电池领域的成绩,开始积极寻求业务的扩张与突破
年,长虹能源以
6046
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浙江飞狮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80%
的股权。浙江飞狮在电池生产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和市场基础,这次收购不仅扩大了长虹能源的产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碱性电池的需求,还帮助长虹能源拓展了长三角地区的客户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通过整合浙江飞狮的资源,长虹能源优化了生产布局,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碱性电池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2017
年
10
月,长虹能源再次做出重大战略决策,以
2.71
亿元的总成本收购了江苏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
51%
的股权,并将其更名为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这次收购是长虹能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锂离子电池领域。江苏三杰在锂电池研发、生产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在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领域表现突出。通过此次并购,长虹能源成功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形成了
“碱电
+
锂电”
的双主业格局。这一布局不仅降低了公司对单一产品的依赖,还为公司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打开了新的增长曲线。
在完成对江苏三杰的收购后,长虹能源对锂电业务的发展高度重视,持续加大在锂电领域的投入
2020
年,公司投资
19.58
亿元建设绵阳锂电项目,该项目于
2021
年
10
月
28
日正式投产,建成了当时中国西部最大的
“高倍率圆柱锂电池”
生产基地
。绵阳锂电项目的投产,使得长虹能源的锂电池生产线从
4
条提升为
8
条,日产量由
70
万增加到
150
170
万只,年产能突破
5
亿只,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吸尘器、园林工具等高倍率细分市场,实现了高倍率圆柱电池产能国内第一。这一成果极大地提升了长虹能源在锂电领域的竞争力,使其在锂离子电池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积极拓展业务的同时,长虹能源也在资本市场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年
3
月,长虹能源成功登陆新三板,募集资金
7021
万元。借助新三板这个资本平台,长虹能源获得了更多的发展资源和资金支持,为公司的后续扩张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三板挂牌期间,长虹能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积极与投资者沟通交流,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公司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交所上市:新的里程碑
pay_read_line
当前卡片暂时不支持哦
2021
年
11
月
15
日,是长虹能源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长虹能源成功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
。登陆北交所,为长虹能源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使其站在了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借助北交所的资本力量,长虹能源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上市后,长虹能源在经营业绩上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达到
30.71
亿元、32.06
亿元和
28.4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3
亿元、1.12
亿元和
4.19
亿元
。虽然在
2023
年,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出现了亏损,但长虹能源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成本控制、拓展市场渠道等方式,努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
2024
年,长虹能源的努力取得了显着成效,公司业绩实现了大幅增长
年前三季度,长虹能源实现营业收入
26.69
&nb
第204章 长虹能源836239的前世今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