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31章 所谓的大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过,有一件事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当年熊家还在的时候,某些熊家出身的人,可是得了好几个诺文奖的。

    但是,从熊没了之后,按说罗刹国应该是更符合西方价值观的理念才是,甚至开放到连西方的媒体,都可以堂而皇之,肆无忌惮的自由进出罗刹国,进行任意的采访和报道。

    这样的罗刹国,是不是应该更受西方那些人的欢迎呢?

    可实际上呢,自从熊没了之后,罗刹国却是再也没有获得过这一奖项。

    这是为什么呢?还能是为什么,擦过鼻涕的卫生纸,用处已经用完了,你不丢了,难道还要留着当传家宝吗?

    这话说的好像一点毛病都没有,就像是被无数人推崇的,大师辈出的那个时候吧。

    再早一点,在清朝的时候,花家就已经可以自己造枪造炮,甚至还可以自己制造万吨巨轮,为什么到了大师辈出的那个时候,却是连个车轱辘都造不出来了呢?

    当年清朝搞的那些洋务运动,确实也是做出了一些成果的,可惜全被后来的那些家伙都给败光了。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那时候都是一些,“精神上受漂亮国”支配的买办嘛,他们那造不如买的买办思想,才是致使工业退步的真正原因。

    将彼时工业退步的原因,全部推到战争的头上,那是他们在为自己开脱的托词!

    西方,尤其是漂亮国,如此大成本的投入在花家的“教育事业”上,不会有人真的以为他们是在行善积德、做好事吧?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牠们“为花家的教育事业操碎了心”,并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控制花家,这样才能为牠们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

    而且,他们在花家教育事业上投入的这些钱,其实也都是从花家民众身上,榨出来的“民脂民膏”,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啊。

    直至今天,在文化、艺术、哲学、法律等等的方面,依然是西方在花家培养“大殖子”的摇篮。

    若是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评定的大师,那么花家一些理工领域的功勋,必然是不合格的,必然是成为不了大师的。

    睁开眼睛看看吧,当今支撑花家科学技术的诸位功勋、撑起民族脊梁的那些顶梁柱们,大部分都是花家自己培养出来的。

    这些理科大神,在西方那些人的眼里,必然是算不上大师的,但他们却是花家真正的“国之脊梁”!

   &

第3831章 所谓的大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