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的父亲是李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章 忽悠李纲编字典[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咱大唐的注音法不仅繁琐,还不精确,学生就想着把反切法简化一下,反切上字注声母,反切下字注韵母,读音评测用这种符号表示,比如......”

    四个人同时凑了过来,听了一会之后,李纲当即表示可行,李德奖循循善诱:“学生才疏学浅,字都认不全,搞了几个月也就注了一百来个字,几位先生学识渊博,何不编纂一部字典出来?”

    四人的眼睛同时一亮:“仔细说说。”

    “第一,咱们把所有的字先注音,然后按照声母分类,做成拼音检字表,第二,咱们按照字的部首分类,再做部首检字表。”

    “检字表的后面咱们根据声母顺序,把字的意思用白话做上详细注释,还可以写上这个字可以组成什么词语,以及词语的意思。”

    “这样一来,学生遇见不认识的字,翻开字典一查,不仅知道了字的读音,而且还知道了字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规范字的使用。”

    李德奖对通假字深痛恶觉,上学的时候,没少因为通假字被老师批评,他也下了苦功夫,但后来他忽然发现,通假字就是古人写文章的时候,写着写着发现一个字不会写,就写了一个读音一样的字,到了后世就成了通假字。

    李德奖发现这件事情的时候,世界观直接崩塌了,特么的,古人写人材是对的,老子写你就扣我分?

    四人越听眼睛越亮,李德奖的办法弥补了《说文解字》和南梁顾野王《玉篇》的缺陷,更难得的是直接用拼音代替反切法,让认字更加便捷。

    这样的字典只要编纂出来,绝对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他们四人也会名垂千古。

    以后的读书人,遇到不认识的字,只要翻开字典就会想到他们四位。

    颜师古这时问道:“是个好办法,可为何要用乡间白话注释?”

    李德奖翻了翻白眼:“颜师,我不明白为何咱们说话用一种方式,而书写又用一种方式呢?”

    “字典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通俗易懂,七八岁的孩子遇见不认识的字,翻开字典一查也能知道这个字念什么,什么意思。”

    “如果真像做赋那样卖弄文字,生涩难懂,那字典又有什么意义呢?”

    李德奖三连暴击,四人尽皆陷入沉默,良久之后,李纲拉住李德奖的手腕说:“走,咱们换个地方,好好说说这声母、韵母还有声调。”

    最讨厌唐朝人坐起而行的习惯,李德奖连忙拒绝:“李师,小子还有其他的要紧事做,咱们明天再聊好不好?”

    李纲吹胡子瞪眼:“要紧事?眼前字典就是最要紧的事。”

    面对执拗的四位先生,李德奖没有办法,只好把他们带到学校,找了一间教室,把声母、韵母、声调写在黑板上,又详细地讲解了一遍。

    四位老先生像小学生一样,认真的读着abcd,李德奖不由感叹,这些老先生真的是把教书育人当做了人生头等大事。

    教完了拼音,李德奖索性又把标点符号给他们讲了一遍,等走出教室,天

第117章 忽悠李纲编字典[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