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的父亲是李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章 高产小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亩产五石,李世民第一反应就是不信,他刚才割麦子的时候已经发现,这里的粮食要比外边的饱满一些,穗子也大。

    但他估计也就比寻常田地多收个两成左右,亩产五石,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但他又想到李德奖种种神奇手段,便决定留下看看。

    如果李德奖忽悠自己,那就不是一顿烧烤能够解决的了,必须得两顿。

    李德奖拍拍屁股走了,回到大院第一时间把自己关进书房,让二黑看门,自己则进入小目标广场里,躺在软和的沙发上,观看场景简单、动作单一的郭德纲相声全集。

    迷糊了一觉,醒来已经是傍晚,李德奖伸了伸懒腰,决定去位于新工厂的打场看看,新工厂还没有开工,地面全部夯过的硬土,用来做打场最合适不过。

    到打场的时候,李世民正在亲自扬场,只剩下最后一点。沣水村的男女老少全部聚集在这里。

    都是老庄稼把式,只瞧着这一堆粮食就知道大概多少斤,他们都在焦急等待,恨不得从李世民手里接过木锹赶紧把麦子扬完,赶紧称重确定到底多少斤。

    李德奖喊过来铁柱,让他去工厂仓库把制作的简易磅秤推出来。羊毛都是一卷一卷的,如果用杆秤称重十分不便,李德奖便根据大唐的度量衡设计了大唐版的磅秤,令工匠做了出来。

    经过调校后,精度和杆秤大差不差,但磅秤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称重一千斤,这是杆秤无法比拟的。

    李世民终于扬好了麦子,在旁边等候多时的庄户呼啦啦一拥而上,往粗麻布袋里扒拉着小麦。

    粗麻布袋是李德奖命人编织出来的,只有五十条,只是为了方便称重,至于庄户们根本用不起粗麻布袋,他们大多用筐。

    李世民扶着腰走到李德奖身边,心里想着不行了,晚上去不了杨妃那里了,但他心里依旧十分高兴。

    这一堆麦子可是他亲手和刘老汉他们装车拉到打场,亲手牵牛拉碌碡,亲手扬场,他心里也有了估算,这里一亩地的粮食比别的地方得多产出四成。

    “贤弟,可累死老哥了!”李世民捶着腰道。

    李德奖拍着他的肩膀道:“老哥,这可要名留青史的,怕什么累。”

    李世民无奈地看了李德奖一眼,少年郎不知媳妇多的滋味呀!

    很快,一堆小麦就被装进了粗麻布袋里,小孩子甚至把散落的麦粒都捡了起来,总共六袋半。

    六袋半小麦堆在磅秤上,所有人期待的眼光聚集在李德奖身上,李德奖挂上秤砣,轻轻拨动秤杆尺上的滑砣,直到秤杆尺完全平衡,他大声宣布道:“七百一十三斤!”

    “亩产八石呀!”

    刘老汉趴在小麦上嚎啕大哭,围观的庄户也一屁股蹲在了地上,拍着地面哭嚎。

    李世民激动地打摆子,颤悠悠走到小麦堆前,摸摸这袋子小麦,摸摸那袋小麦,像抚摸情人一般。

    眼泪顺着满是灰尘的面颊往下淌,堂堂一国之君哭的像月子里的娃,见不得人。

&nb

第79章 高产小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