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后成了大佬的咸鱼抱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章 及冠[1/2页]

    因赶着回京准备婚事,这一路上行的并不慢,不过二月初,宁曦华与苏璧便回到了京城。

    邵元帝自是对苏璧解猗州瘟疫之难赞不绝口,连着几日上朝都当着众臣的面连连夸赞。甚至连之前并未重视的太子及冠礼,都吩咐礼部大办。

    众大臣面对邵元帝对太子突如其来的重视也是心思攒动,之前主张弃城的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更是一声不吭,十分低调。

    这边宁曦华回到宁王府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老头子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两遍,确认他毫发无伤后就跑回自己的燕归居大睡特睡。

    没办法,马车再怎么舒适,在路上颠个二十来天也受够了,还是她的大床勾魂夺魄,让她欲罢不能。

    宁王还没来得及跟她感慨化险为夷的激动和久别重逢的想念,就看见自家闺女一溜烟跑回去补觉了,实在是让他满腔热情憋得难受。

    缓过劲儿后,宁曦华主动要求觐见邵元帝。邵元帝一阵嘘寒问暖后,宁曦华直接向他求了恩典。

    “此次猗州瘟疫,幸得圣上庇佑,百姓相护,臣女才留得性命。臣女当初侥幸求得圣上一个恩典,如今不自量力,想将这个恩典用在猗州。圣上仁慈,恳请您免除猗州三年赋税,供猗州百姓休养生息。”

    邵元帝自是应予。既兑现了承诺,又向百姓显示了皇室恩泽,何乐而不为。

    而宁曦华也算是了了一个心愿,同时也丢掉了这个遭人惦记的烫手恩典。

    二月十五,是钦天监筮日,选择的太子行冠礼的良辰吉日。

    因着邵元帝的吩咐,加上苏璧从猗州刚立下的功劳,这次的冠礼可谓十分隆重。

    作为太子,这冠礼自是不好在宫中举办,于是冠礼当日,苏璧提前进宫向邵元帝叩首谢恩后,就前往了临华宫进行仪式。

    通常本应由冠者的父亲来主持仪式,但圣上不好出面,于是众人便在临华宫看见了向来与东宫不睦的镇国公世子白落秋忙前忙后,一手操持。

    虽说这是由圣上吩咐的,镇国公府不得不做,但光见白世子这尽心尽力的态度,也难免让人对东宫和镇国公府之间的关系是否好转,多了几分揣测。

    等到了加冠之时,众人看见出场的正宾,更是瞪大了眼睛,纷纷将刚才的揣测吞进了肚子里。

    为太子加冠的正宾居然不是镇国公而是宁王!

    要知道,为男子加冠的正宾多为德高望重的长辈。苏璧贵为太子,数遍宗室姻亲和满朝文武,最适合做太子正宾的就是其外祖父镇国公了。

    众人在看见白落秋主持仪式的时候都是如此想的,没想到最后居然是宁王!

    这关系好转个鬼哦!

    自己外孙的加冠之人宁愿选择未来岳丈都不选自己,镇国公这脸上能挂的住?看来东宫和镇国公府不和的事实还是板上钉钉啊。

    这厢宁王一身礼服正装,端正又严肃的为苏璧加冠。

    一加缁布冠。

    二加皮弁。

    三加爵弁。

    每次加冠苏璧都要换一身相应的衣服,宁王也要念一遍祝辞。仪式郑重又繁琐。

    加冠之后,便是取字。

    在众人的期盼下,宁王开了口。

    “取字润羲,望君润泽以温,明越羲轩。”

    既希望他如玉端方,仁义智勇,也希望他终成明君,能越羲轩。

    众人恍然,这个字里隐晦的期望太子殿下得登大宝,成为一代明君,可谓是表明了宁王府支持东宫的态度。

    可苏璧知道,宁曦华原本是取名“越羲”的,寓意比太阳还要灿烂美好,后被封郡主,越羲二字被直接拿去做了封号,宁王才给她改为了“曦华”。

    润羲,更是润泽越羲之意。

    宁王这是希望他能为宁曦华提供一方净水,泽披一生。

    苏璧抬首望向宁王,后者眼神复杂,那是来自长辈的慈爱和对他的殷切期盼。

    苏璧拱手深深一礼,感谢宁王赐字,也郑重接受了这个字里沉甸甸的期望。

    男子二十,冠而字。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自今日起,苏璧就是世人认可的成年人了。这意味着他不仅可以婚娶、参加祭祀,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各种政事甚至……执掌国政了。

    礼毕,白落秋便引导众人正厅落座,宣布开了宴席。

    觥筹交错中,宾客尽欢。

    但不管是圣上对太子的重视,还是宁王作为太子正宾的亲密,众人对今日这场及冠礼背后透出来的各种信息都需再细细揣摩。

第94章 及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