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皇长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章 大棚种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番薯的好处作为现代人的朱逸自然是十分清楚,亩产量可以达到现有农作物的十几倍,作为高产量的农作物,番薯为后来清朝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口粮,大幅度的提升了清朝的粮食产量。

    也使得清朝在康熙年间,全国人口首次突破1.5亿的大关。

    除了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的这两点之外,番薯还有一个优点是其他传统作物所不能比拟的。那就是对土地地形、土壤的要求不高。

    种植番薯的地方可以是平原,也可以是山地、丘陵;可以是肥沃的黑土,也可以是贫瘠的红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朱逸现在手握番薯,就是手握掌管数千万人生死的神器。

    想到这儿,朱逸不由得有些兴奋。

    但是现在还有个问题就是番薯虽然对种植土壤几乎没要求,但它对温度有要求,番薯喜温、怕冷、不耐寒,比较适宜的生长温度是二十二到三十摄氏度,温度低于十五度就会停止生长,而如今应天府的温度只怕才只有几度,这可怎么办?

    不过很快,朱逸便又灵光一闪,想到了办法——大棚种植。

    大棚种植可以将棚子里的温度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度,不光是番薯,一旦大棚种植成功了,其他的蔬菜水果农作物也可以进行种植,这就又一次提高了全年粮食产量。

    但是对于大棚种植,朱逸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阶段,实际操作还不太熟悉,所以朱逸准备先用别的蔬菜试验一下,否则番薯就这么一个,一旦失败了就完了。

    至于用什么蔬菜,朱逸也想好了,就用黄瓜。

    一来黄瓜从播种到采收时间短,能够较快地看到成果,二来黄瓜是一个受温度影响很大的农作物,用黄瓜来检验朱逸的大棚是否合格非常合适,三来可以赚钱。

    明朝虽然已经有了黄瓜,但是黄瓜是夏季的瓜类,想在冬天吃一根黄瓜还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

    在《人海记》里便有记载,说是明后期有一位皇帝想在春节年夜饭的时候吃黄瓜,御膳房便派一位太监去买。

    那个时候虽然明代已经有了温室种植技术,但毕竟不成熟,一根黄瓜十分地贵。当时那个太监在街上找了许久才看到一个小商贩在卖两根小黄瓜,但是一根就要五十两,两根一百两银子,简直就是天价。

    所以朱逸若是能在这个季节把黄瓜给种出来,那还真是能赚很多钱。

    而且一旦连黄瓜这种对温度要求极严的农作物都能种植成功,那其他的瓜果,比如西瓜啊之类的,自然也可以成功。

    这个季节简直要淡出个鸟来,普通人对这些东西自然没那么强的需求,只要吃饱了就行,但那些权贵就不一样啊,他们不光要吃饱,更要吃好。

    什么是权贵?就和之前的香水一样,别人用不了的他能用,别人吃不到的他能吃,这些反季节蔬菜,水果一上市肯定可以引起这些人的抢购热潮。

    想到就去做!

    只是如今朱逸需要先搞一块试验田,好好研究一下,想到这儿,朱逸将马三宝喊了过来。

    “公子,什么事?”马三宝笑嘻嘻地问道。

    刚刚朱逸让他和那名胡商谈那么大一笔生意,证明了朱逸对他的信任,这让他十分高兴而又感动。

    “我之前在城外的那些田地现在怎么样了?”朱逸问道。

    “公子,之前的几场暴雨把城外的田全淹了,是小的没照看

第71章 大棚种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