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方孝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不过惊讶过后,朱逸倒也没有太多感觉,方孝孺又怎么了?方孝孺就能教训我?给别人当老师当习惯了遇到个人就想教训?
于是,朱逸冷笑一声,说道:“世人皆说方大人学贯古今,有圣人之才,如今一看不过如此。”
说完朱逸便打算走。
方孝孺听到朱逸的话,顿时不乐意了,你骂我可以,但你不能怀疑我的才华。
“朱小友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我等进行污蔑,莫非真以为我们不敢上奏陛下吗?”
朱逸不屑一笑,这群读书人就是这样,遇到点事动不动就上奏陛下,朱元璋可真可怜,每天国家大事都处理不完,还得来给你们这些读书人调解民事纠纷,活脱脱一居委会主任。
朱逸直接怼道:“污蔑?我说的有错吗?你空有满肚子的学问,但连怎么处理施粥这种事情都弄不明白,最后钱也花了,事情也没办好,幸好当今圣上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出了你是个什么货色,只给了你一个汉中教授的职位,真要给了你什么有实权的官职,大明帝国还不知道要被你害成什么样了。”
朱逸这话是没错的,方孝孺是一个天生的读书人,自小就聪明绝顶,闻名乡里,他六岁可以作诗,十三岁精于写文章,被同乡们赞为“小韩子”,可以与唐代文豪韩愈相提并论。
但是朱元璋对方孝孺的态度却一直是尊重却不重用,就是因为朱元璋看出了方孝孺不适合官场。
诚然,方孝孺绝对是一位难得的正人君子,品德高尚到连猜忌心极重的朱元璋都不相信他会犯罪,可是他太高洁了,这是他的优点同时也是他的缺点。
他的高洁使得他无法适应黑暗的官场文化。
说得直白点,他不接地气,他不够坏。
这一点从后来建文帝登基并重用了方孝孺以后就能看出。
朱允炆登基以后,重用方孝孺,方孝孺从小立下的“明王道、致太平”的崇高理想终于得到了实践的机会。
可惜,事实证明了朱元璋的正确。
让不善政治权谋的方孝孺应对朱棣这种老奸巨猾的政客、军事家,结果是灾难性的。
比如,在朱棣起兵造反并成功占领大名以后,上奏要求朱允炆罢免一众主战将领的兵权,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朱棣的缓兵之计,可是方孝孺竟然答应了。
他幻想以赦免来麻痹朱棣,同时密令辽东将领抄其后路、派人在燕军中偷偷发放招降书。
结果,他这种幼稚的想法自然是被军事经验丰富的朱棣一眼看穿,不仅让朱棣得到了喘气的机会,还一度让当时的朝廷上下无所适从。
这样的昏招还有很多,一连串的军事指挥失误,几乎为朱棣的奇袭战略送上了神助攻。最终,南京城沦陷。
可以说,朱棣的成功登位,绝对有方孝孺的一份“功劳”。
朱逸的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直接把方孝孺的痛处给血淋淋地揭穿了开来,他其实一直也很郁闷,自己明明才华横溢,陛下好像也颇为赏识,但却为何只给了自己一个汉中教授的职位。
如今听朱逸这么一说,方孝孺顿时恼羞成怒:“你胡说!”
“我胡说?”朱逸冷笑道,打量了一下方孝孺和他身后的那群学生,心中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那我们打个赌如何?”
第21章 方孝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