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两面不讨好的典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也是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原因,所以这些将领、军士们才会因为有利可图,而跟那些乡贤士绅们搅和在一块儿。
当然,这里面牵扯到的军士数量肯定没有多少,但是牵扯到的将领数量则是肯定不会少。
尤其是那些在战场上险死还生的指挥使、千户,眼看着捞不到爵位了,那就专心捞钱,想办法多给儿孙造点儿家业。
至于说事发之后被砍头?
无所鸟谓。
都是跟着他朱重八一块儿打天下的老兄弟,他还能真就这么心狠手辣,专门拿老兄弟开刀?
再说了,就算他朱重八手心狠辣又能如何?
左右不过是烂命一条。
根本就不带怕的。
朱皇帝黑着一张臭脸,仔细琢磨着杨少峰所说的“这些人根本不知道害怕”,而杨少峰则是再次抿了一口小龙团,又继续说道:“除了不害怕,更主要的还是军士们对他们没有制约,他们也不担心军士会绕过他们告状。”
“更有甚者,大量的军士心里也根本就没有相应的概念。”
“既没想过告状,也没想过保家卫国,守护百姓。”
“甚至于他们一辈子可能都要在一个地方当兵驻扎,要是能跟那些乡贤士绅们搞好关系,对于他们反而是好事。”
“诸多乱七八糟的原因,共同造就了将领、军士们和乡贤士绅搅和在一块儿的乱象。”
面对杨少峰分析出来的结果,朱皇帝先是淡淡的嗯了一声,随后又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问题分析出来了,那么解决方案呢?
不断的调防,让一个卫所的军士在某个地方驻扎几年,然后再换一个地方驻扎?
还是像这个狗东西在灵山卫等地方玩过的手段一样,裁汰老弱,将大量的军士直接转去农场?
再或者是像这个狗东西以前说过的那样儿,设置一个服役年限,让军士们到一定年龄就退出军伍?
朱皇帝越想,就越是感觉心里乱糟糟的。
千头万绪啊。
卫所,军制,这是国之基石,牵一发而动全身,哪儿是说改就能改的?
直到过了好大一会儿,朱皇帝才自言自语般说道:“咱是不是该回京了?”
回京?
杨少峰当即就竖起了耳朵。
老登在宁阳县,本官去田间地头上喝茶都容易挨训。
要是老登回京,不光李善长和刘伯温他们要头疼,就连本官以后也能惬意的跑到田间地头上躺着喝茶。
真是想想就美滋滋!
杨少峰越想越美,便忍不住笑着说道:“其实,小婿还有一点儿小小的意见。”
朱皇帝回过神来,望着杨少峰问道:“什么意见?”
杨少峰道:“就是那些充军,他们在军中,会不会让从征、归附和垛集们感觉不舒服?”
“更何况,都是大明的兵,分了从征、归附和垛集,似乎也不太好?”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723章 两面不讨好的典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