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陛下你也不想大唐早亡吧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对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他愿意让南突厥并入大秦,那么大秦可以接纳他们。前提是达利愿意从此过上富家翁的生活,不再参与朝廷上的事。”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细细思量。”

    “如此最好,辛苦皇叔了。”

    一场政议就此落下,而陆少阳则单独把李光碧留了下来,毕竟如今也差不多是时候进行春闱了。

    “子山,春闱的事情准备得如何了,一切是否顺利?”

    李光碧给陆少阳倒满了茶,然后才给自己添上,这一切都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所以他并不感到拘谨。

    “陛下放心,一切顺利,毕竟春闱已经进行多年,现在只是多加了一些学科而已。虽然一开始他们不适应,但是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已经习惯了。”

    “那就好,朕需要的人才可不是只会夸夸其谈,写的一手锦绣文章的庸才。而是对大秦建设能作出贡献的人,而你作为大秦的吏部尚书,官员的任命考核都由你一手抓,可得替朕把好关口。”

    “陛下提醒的是,对于官员的任命和考核微臣从未敢有半分的放松,微臣知道官员的好坏直接影响大秦的根本,所以在考核官员成绩的时候都是实事求是,不敢掺半分假。”

    陆少阳满意的点了点头,官员考核升迁的制度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而不是看资历和人脉。

    “对了,算了,这事你吏部去办不合适,还是交由御史台吧”

    本来陆少阳想成立一个巡视组的,但是想想吏部没有监察权就没继续提,毕竟监察的权力在御史台那边。吏部的权力已经很大了,要是再拥有监察权那吏部尚书的位置没有丞相的名号但是已经有丞相的权力了。

    自己上台好不容易废掉了之前的丞相制度而设立了内阁,要是再搞出个权力和之前丞相一样大的人出来,那内阁就名存实亡,而自己的一番操作就白费了。

    李光碧对于陆少阳想说什么自然不敢打听,毕竟陆少阳虽然是自己的恩师,但是更是天子。天子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打听他内心的事,就连猜都不能乱猜,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这期参加春闱的人数统计出来了没有?”

    “禀陛下,已经统计出来了,京畿地区有四百多人,黄州约一百多人,通州同样一百多人,至于瓜州和沙洲,则只有十几人。”

    陆少阳听了表示理解,毕竟京畿之地读书人多,因为以前大秦的人就只有一个广平郡,而广平郡就是如今的京畿地区。

    通州、黄州那边虽然并入大秦的时间也不长,但是那边本来就有很多汉人居住,所以读书人自然多一点。至于瓜州和沙洲两地,百姓每天都在为生活发愁,哪里有空读书,所以有十几个还都是大户人家的子弟。

    “教育还得加大投入啊”

    陆少阳感慨了一句,但是他并没有责怪礼部的意思,毕竟大秦获得的土地太多太快根本就来不及部署,相信过几年这几个地区就会大不一样。

    陆少阳继续问了一些其他问题,就把李光碧给打发走了。

    自己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呢。

第96章 对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