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5章 请罪[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连忙叩首谢恩:“腐草萤火,生死全赖圣恩浩荡,老臣叩谢陛下隆恩!”

    “好了,朕还有不少奏折未批,若无要事,你先退下吧。”朱元璋面无表情地摆了摆手。

    “遵旨,老臣告退!”李善长恭敬应答,行礼后缓缓退至殿门外,转身离开。

    临近宫门时,李善长忍不住回首一瞥,只见朱元璋的身影在昏暗的大殿中显得格外阴森。

    此时,朱元璋目光深邃,亦正凝视着他。

    四目交汇,李善长顿觉心中一凛,慌忙低头,不敢久留,疾步离去。

    直至出宫,方长舒一口气。

    李善长看似镇定自若、应对自如,实则内心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他对老朱的狠辣与多疑心知肚明,稍有不慎便可能弄巧成拙。

    好在经过一番试探,甚至可以称得上孤注一掷的冒险后,他认为目前老朱并无充足的理由对付他,也未做好相应的准备。

    然而,他深知不能掉以轻心,反而要加倍小心。

    不久,他回到韩国公府。

    这一消息传开后,淮西系的文武官员们,包括傅友德、王弼等人,立刻赶来探望。

    书房中,李善长环顾四周众人时,忽然发现少了蓝玉的身影,疑惑地询问:“蓝玉为何没来?”

    王弼轻咳一声,无奈地回答:“我去请蓝大将军了,但他似乎心情不佳,闭门不出,还说正在清点家产,不见任何人。”

    李善长听罢,摆手道:“随他去吧。”随即转向其他人,不再纠结此事。

    众人立刻转移话题,急切地询问李鸾的情况。

    “韩国公,究竟发生了什么?听说陛下派锦衣卫将李鸾押入诏狱了?”

    “锦衣卫为何会突然针对李鸾?到底出了什么事?”

    “大家都清楚锦衣卫向来听命于上,可李鸾一向安分守己,为什么会被抓?”

    李善长并无隐瞒之意,这种事也藏不住。

    他讲述了李鸾与朱政间的纠葛,虽为李鸾的行为稍作修饰,但整体情况已清晰传达。

    众人皆明了。

    傅友德、王弼、曹震等互视一眼,表情复杂。

    李鸾欺压百姓、仗势欺人、强取豪夺,甚至动辄杀人,这类行径对他们而言已司空见惯。

    哪个权贵之家没做过类似的事?即便自身清白,家人或亲戚却可能仗势妄为。

    然而,李鸾竟招惹了朱政。

    如今谁不知皇帝对朱政极为宠爱?年仅十岁就被封为骠骑大将军,统领京营兵马。

    连他们都要听从朱政指挥,此人天赋异禀,手段超群,连蓝玉都不是对手。

    如此人物,李鸾派人暗杀,岂不是自寻死路?

    尽管如此,在场淮西派官员对皇帝此举略有不满。

    李鸾虽有过错,但起初并不知朱政身份,且未造成实际伤害。

    再者,朱政毕竟是李善长最疼爱的儿子,直接将其抓捕并安上“谋反之罪”,未免过于严厉。

    未免对李善长以及追随他的淮西功臣们过于苛责了。

    想到这里,傅友德等淮西文武纷纷看向李善长,急切地询问皇帝是否提及对李鸾的处置。

    李善长神色平静地说:“多亏了我,皇上并未处死李鸾,只是将其关押在诏狱中受些苦楚作为惩罚。”

    众人听后长舒一口气,看来皇上还念及旧情,并无深究之意。

    但见李善长冷笑一声,环视众人,眼神锐利,语气严肃地道:“莫要高兴得太早,以为皇上对我们无动于衷。

    恰恰相反,今日演武之事及我进宫所见表明,皇上对我们淮西之人已生嫌隙,正欲有所行动。

    李鸾之事便是明证,是针对我的试探。

    若非我当机立断,采取退让策略,皇上或许早已下手。

    如今,他尚无借口,也未完全准备妥当,才暂且留下李鸾的性命。”

    此言一出,在场淮西文武无不心中一颤,对视间皆显惊恐之色。

    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皇上的手段与冷酷无情。

    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才刚过去几年?难道屠刀又要挥向他们?

    想到此处,众人只觉背后发凉,寒毛直竖,内心充满了不安与恐惧。

第195章 请罪[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