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典白话合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回 金銮殿包相参太师 耀武楼南侠封护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灭香头之火。如今是白昼,只好用较射的木牌,糊上白纸,圣上随意点三个红点,试他的袖箭,不知圣意如何?”仁宗道:“正合朕意。”

    其实包拯早已吩咐人准备好木牌,执事人员将木牌呈上,仁宗验看,见上面白纸平整,毫无瑕疵,便提起朱笔,随意点了三个红点,让执事人员随展昭去,至于站立位置由展昭自己决定,因为袖箭的射程和发力,需根据个人习惯,与其他兵刃不同。

    展昭领会圣意,随执事人员下了丹墀,斜走二三十步,估量仁宗能看清,便让人立稳木牌,左右人等退后。展昭在木牌前,朝着耀武楼遥拜,然后看准红点,转身向耀武楼跑去。跑出约二十步,左手一扬,右手甩出袖箭,只听木牌“啪”的一声;他停住脚步,正对木牌,又是一扬手,木牌上再次传来声响;最后,展昭摆出卧虎姿势,弓腰扭脖,从腋下推出袖箭,木牌被打得剧烈晃动。展昭随即俯身,回到丹墀下叩首。

    此时,有人将木牌拿来请仁宗验看。只见三支八寸长的袖箭,都钉在红点上,最后一支更是穿透木牌。仁宗惊叹不已:“真是绝技!”

    包拯又奏道:“展昭第三绝技是纵跃法,需要登高展示,而且要脱去长衣才能灵活施展。请让他登上对面五间高阁,圣上可登楼观看,这样看得真切。”仁宗道:“卿言有理。”说罢起身,刚上楼梯,便传旨:“所有大臣随朕登楼,其余人等留在楼下。”太监随即传旨。包拯领命,随仁宗缓缓登上高楼。仁宗凭栏而坐,众臣环绕左右。

    展昭此时已脱去长袍,扎束停当。赵虎不知从哪里端来一杯酒,说:“大哥喝一杯,助助兴,提提气!”展昭接过一饮而尽。赵虎还想再斟,展昭已走出数步。赵虎自己悄悄喝了三杯,踮着脚朝对面高阁张望。

    展昭来到阁楼下,转身向耀武楼叩拜,然后在平地上小步移动,徘徊片刻。突然,他身子一缩,腰背一躬,“嗖”的一声,如云中飞燕般轻盈地跃上高阁。仁宗惊喜地说:“卿等看,他怎么转眼间就上去了?”众臣纷纷赞叹。

    展昭为展示本领,走到阁柱旁,双手抱住柱子,身体一飘,双腿翻飞,“嗤嗤”几声,顺着柱子倒爬而上。到了柁头处,左手把住,左腿盘在柱上,挺直身子,右手扬起,做出探海姿势。仁宗见状,连声叫好,群臣和楼下众人也纷纷喝彩。

    接着,展昭右手抓住椽头,身体飞速旋转,众人见状无不心惊。他随即换左手抓椽头,脚尖蹬住檀方,双手交替,两脚挪动,在阁上从东串到西,又从西串到东。串到中间时,他突然蜷起双脚,一个翻身,脚跟稳稳落在瓦上,动作干净利落。

    仁宗看到此处,忍不住惊叹:“奇哉!奇哉!这哪里是人,分明是朕的御猫!”在高处的展昭听见此言,立刻在房上向仁宗叩首。众人既为他的精彩表现高兴,又暗暗为他捏着一把汗。只因仁宗随口说出“御猫”二字,从此展昭便得了这个绰号,人人都称他为“御猫”。这个绰号传开后,引出了许多英雄豪杰的故事,也为日后平定襄阳之事埋下伏笔,这便是后话了。

    当天,宋仁宗亲自观看展昭展示三项绝技后,起驾回宫,随即下旨:“封展昭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仍在开封府任职。”包拯带着展昭面向皇宫方向,跪地叩头谢恩。

    一切礼仪完毕,一行人返回开封府。包拯进了书房,马上让包兴准备好四品武官的服饰送给展昭。展昭换上新衣,跟着包兴来到书房,要向包拯行大礼。包拯坚决不肯受全礼,两人互相谦让许久,最终包拯只受了半礼。展昭又让包兴到内宅,代自己向包拯夫人请安,说展昭要给夫人磕头。

    过了好一会儿,包兴回来传话:“夫人说,老爷多次承蒙展老爷搭救,实在感激不尽。日后还盼展老爷多帮衬相爷。给展老爷道喜,这礼实在不敢当。”展昭恭恭敬敬,连连称是。包拯又叮嘱他:“明早穿上正式官服上朝,我替你向皇上谢恩。”展昭道谢:“卑职一定照办。”说完,便退到外面的公所。

    公孙策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都纷纷上前祝贺。众人互相谦让一番后坐下,没多久,一桌丰盛的酒菜就摆了上来,这是大家特意为展昭庆贺的。公孙策作为代表,要给展昭斟酒、安排上座。展昭连忙推辞:“咱们都是知己兄弟,这样客气,就是把我当外人了。”众人见他这么说,便商议一起敬他三杯。展昭接过酒一饮而尽,向大家道谢后,与众人一同就座。

    喝酒时,大家又聊起当天展昭试艺的精彩表现,纷纷赞不绝口。展昭则再三谦虚,丝毫没有自满的样子,这让众人对他愈发佩服。

    正喝得高兴,包兴走了进来,众人连忙让座。包兴说:“实在没法陪各位,相爷让我来请公孙先生。”大家忙问是什么事,包兴解释道:“刚才老爷进内宅吃饭,出来后就去了书房,吩咐请公孙先生,具体什么事我也不清楚。”公孙策只好向众人告辞,跟着包兴往书房去了。

第二十二回 金銮殿包相参太师 耀武楼南侠封护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