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断奇冤奏参封学士 造御刑查赈赴陈州[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包公下令让当地县衙负责办理此事。
包公又问陈大户:“你这用尸龟害人的法子,是从哪知道的?”陈大户回答:“是我家教书先生说的。”包公立刻传教书先生到案,质问他怎么知道这种方法,又为什么教给陈大户。教书先生费士奇回答:“小人略通医术,了解一些药性。平时上完课,或者刮风下雨不能出门的时候,就和东家闲聊。提到这种药不能乱用,其中涉及六脉八反,是剧毒之物,这才说到尸龟。小人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东家记在了心里,才闹出这事,求老爷明察。”包公点头道:“虽然你是无心之失,但不该和居心不良的人谈论这种事,也应稍加惩处,以戒妄言。”随即命人写好文书,把他押解回乡。
最终,刘氏被判凌迟,陈大户被判斩立决,狗儿被判绞监候,原告张致仁无罪。
包公退堂后回到书房,写好案件审理记录的草稿,让公孙策誊写清楚。公孙策刚写完,包兴拿着另一张纸进来,对他说:“老爷吩咐,把这个誊清夹在案卷里,明天一早和奏折一起呈给皇上。”公孙策接过一看,顿时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问:“就照原样写?”包兴说:“这是老爷亲自写的,让先生誊清,当然得照原样写。”公孙策点点头:“放下吧,我写就是了。”心里却忐忑不安。
原来,这份夹片是关于陈州放粮的事,内容直指皇上不该任用受宠的皇亲国戚负责此事,言辞十分直接,几乎是在指责皇上用人不当。公孙策怎能不担心,写完后心想,明天这奏折一递上去,说不定包公就要辞官了。他暗自感慨,自己真是时运不济,怎么尽碰上这种事,只能等明天看情况再做打算。
第二天凌晨,包公上朝。这天正好是公公陈伴伴负责接收奏折,递交上去没多久,皇上就召见了包公。原来皇上刚开始看到包公的奏折时,心里很不高兴。但转念一想,觉得这是臣子直言进谏,正是忠心为国的表现,于是转怒为喜,立刻召见。
在和皇上的奏对中,包公话里话外都暗示陈州放赈可能存在弊端。皇上因此加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让他仍兼管开封府事务,并派他前往陈州稽查放赈情况,同时处理当地民情。包公没有谢恩,而是跪奏道:“臣没有足够的权力,难以服众,恐怕无法完成使命。”皇上于是又赏赐了御札三道。包公这才谢恩,领旨出朝。
自从包公上朝后,公孙策就提心吊胆,坐立不安,心里盘算着收拾行李离开,又怕引起不必要的谣言,只能强忍着等待消息。正焦虑时,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以为出了什么事。正惊慌间,包兴急匆匆进来报喜:“老爷被皇上加封龙图阁大学士,还派去陈州查赈!”公孙策听了,喜出望外。包兴接着说:“老爷特地派我来和先生商量,安排一下前来报喜的人,别让他们在这儿吵吵闹闹。”公孙策满心欢喜,和包兴一起安排妥当,打发走报喜的人。没过多久,包公下朝归来,众人纷纷上前祝贺。
包公对公孙策说:“圣上赐我御札三道,先生可不能大意。你得仔细研究,别辜负了皇上的恩典。”说完,便进内室去了。
包公的一番话,让公孙策摸不着头脑。他回到自己的屋子,左思右想,突然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这分明是逐客之计,既想不用我,又碍于了然和尚的情面,所以才出这种刁钻的难题。我不如将计就计,随意应付一番,一来展示我胸中的才华,二来也试探一下包公的胆量。大不了一拍两散!”
打定主意后,公孙策研墨提笔,先仔细丈量尺寸,标注清楚,接着写下制作方法,还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设计出龙、虎、狗三种样式。他故意把“札”字写成“铡”字,画成三把铡刀的图样,想看看包公如何反应。画好之后,他拿着画稿来到书房。包兴向包公通报后,公孙策被请了进去。他将画稿呈上,满心以为包公看了定会大发雷霆,到时候两人拱手作别,这事就算了结。
然而出乎公孙策意料,包公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将画稿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口中连连称赞:“先生真是大才!”随即叫来包兴,吩咐速速传唤木匠:“就请先生亲自指点,务必连夜做出模型,明日一早还要呈给皇上御览。”公孙策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愣住了,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什么。此时若要说这只是自己随手画着玩的,话到嘴边也说不出口了。
只见包公不停地催促外班衙役快去传工匠。公孙策见包公动真格要做这铡刀,无奈之下只得退出来,重新仔细研究画稿,又添加了许多细节,比如如何包裹铜叶子,如何钉金钉子,如何安装鬼王头,让设计更加完善。不多时,工匠们纷纷赶到。公孙策先让他们看了设计图,再详细讲解制作方法。众人虽然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但也只能按照吩咐忙碌起来。大家手忙脚乱,整整忙活了一夜,总算把模型制作出来。
第九回 断奇冤奏参封学士 造御刑查赈赴陈州[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