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南京曾经风光一时的名士们,渐渐消失在了岁月的长河里。虞博士那一代的人,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分散到了各地,还有的选择闭门不出,不再过问世事。曾经热闹非凡的文坛雅集、诗酒聚会,再也见不到才华横溢的身影;礼乐典章、文章学问,也没了贤人认真钻研探讨。
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变得十分现实。说到仕途发展,成功当官的就被认为有才能,官场失意的就被看作愚笨无能;论起豪爽侠义,家境富裕的就讲究奢华享受,经济拮据的就显得落魄寒酸。哪怕你拥有李白、杜甫那样的文学才华,具备颜回、曾参那般高尚的品德,也不会有人关注赏识。所以,那些大户人家举办冠礼、婚礼、丧礼、祭礼,或是乡绅聚会宴请宾客,席上谈论的无非是官员升迁、调任之类的官场之事;就连那些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也只一门心思研究如何迎合考官,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谁能想到,在市井之中,却悄然出现了几位与众不同的奇人。
第一位奇人是个擅长写字的,名叫季遐年。他从小无依无靠,居无定所,一直借住在寺院里。每当寺院敲板,和尚们去堂内吃斋饭时,他就捧着自己的钵,混在其中一同用餐。和尚们也不嫌弃他。季遐年的书法造诣极高,却不愿模仿古人的字帖,而是自成一派,完全按照自己的笔法风格书写。凡是有人想请他写字,必须提前三天斋戒,第二天还要专门花一整天时间磨墨,而且磨墨的活儿还不许别人代劳。哪怕只是写一副十四个字的对联,他也要用上半碗墨。他写字用的笔,都是别人用坏丢弃的,他才肯拿来使用。写字的时候,需要三四个人在旁边帮他按住纸张,稍微有一点没按好,他就会又骂又打。更特别的是,只有他心甘情愿时才会动笔,如果他不愿意,就算是王侯将相捧着大把银子来求他,他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季遐年平日里也不注重外表,总是穿着破旧不堪的长衫,趿拉着一双破得不能再破的蒲鞋。每天靠写字得到的报酬,除了自己吃饭用,剩下的钱他分文不取,遇到不认识的穷人,随手就送给人家。
有一天,大雪纷飞,季遐年来到一个朋友家。他那双破蒲鞋沾满泥水,在朋友书房的地上踩得到处都是泥印。朋友知道他脾气古怪,心里虽然嫌弃,却不好直说,只好委婉地问:“季先生,您的鞋坏了,要不要买双新的换换?”季遐年回答:“我没钱。”朋友说:“您要是肯写一幅字送给我,我就给您买双鞋。”季遐年一听就不高兴了:“我难道没鞋穿,非要你的?”朋友实在受不了他弄得这么脏,自己进屋拿了一双鞋出来,说:“先生,您先换上,别冻着脚。”季遐年顿时恼羞成怒,也不告辞,径直走出门,大声嚷嚷:“你家是什么金贵地方!我这双鞋就不能坐你家?我肯坐是抬举你,谁稀罕你的鞋!”说完,气呼呼地回到天界寺,又跟着和尚们吃了一顿饭。
吃完饭,他看到和尚房里摆着一匣子上好的香墨,便问:“这墨是用来写字的吗?”和尚回答:“这是昨天施御史的孙子送我的,我打算留着转送给其他施主,不写字。”季遐年说:“写一幅多好。”说着,不由分说就回到自己房间,拿出一个大墨碗,挑出一锭墨,舀了些水,坐在禅床上磨了起来。和尚其实清楚他的脾气,故意激他写字。季遐年正磨得起劲,侍者进来对老和尚说:“下浮桥的施老爷来了。”和尚赶忙出去迎接。施御史的孙子已经走进禅堂,看到季遐年,两人谁也没搭理谁,施御史的孙子就和和尚到一旁叙旧去了。
季遐年磨好墨,拿出一张纸铺在桌上,让四个小和尚帮他按住。他拿起一支破旧的毛笔,蘸满墨汁,对着纸张端详了一会儿,便一气呵成写下一行字。这时,站在他右手边的小和尚稍微动了一下,他抬手就是一凿,差点把小和尚凿倒,小和尚疼得直叫。老和尚听到动静,急忙过来看,季遐年还在那里气呼呼地嚷嚷。老和尚好言相劝,替小和尚按住纸,让他把字写完。施御史的孙子也过来瞧了一会儿,随后便和和尚告别离开了。
第二天,施家派了一个小厮来到天界寺,看到季遐年就问:“有个姓季会写字的在这儿吗?”季遐年反问:“找他干嘛?”小厮说:“我家老爷叫他明天去写字。”季遐年也不正面回应,只说:“他今天不在,我明天让他去。”到了第二天,季遐年来到下浮桥施家,刚想进门,就被看门的拦住:“你是什么人,乱往里闯!”季遐年说:“我是来写字的。”之前来过天界寺的那个小厮从门房里出来,看到是他,一脸不屑:“原来是你!你也会写字?”说完,带他走到敞厅,自己进去通报。施御史的孙子刚从屏风后走出来,季遐年迎面就破口大骂:“你算什么东西,竟敢叫我来写字!我不图你的钱,不羡慕你的权势,也不指望借你的光,你凭什么让我给你写字!”他骂得又凶又响,施御史的孙子被骂得哑口无言,低着头灰溜溜地回去了。季遐年又骂了
第五十五回 添四客述往思来 弹一曲高山流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