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二先生在丁仙祠刚要跪下求签,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呼唤。他回头一看,只见那人气质超凡,宛如神仙一般,赶忙上前恭敬行礼:“学生不知道先生在此,未能及时迎接,实在失礼。可我与先生素不相识,您怎么知道我姓马呢?”那人笑着说:“‘天下何人不识君?先生既然遇到了老夫,这签就不必求了,不如随我到住处聊聊。”马二先生问道:“您的住处在哪里?”那人伸手一指:“就在这附近不远。”说完,便拉住马二先生的手,走出丁仙祠。
两人走的是一条平坦大路,路面上一块石头都没有,没一会儿工夫,就到了伍相国庙门口。马二先生心里犯起了嘀咕:“原来有这么近的路!是我刚才走错方向了。”又暗自揣测:“说不定这是神仙施展的缩地腾云之术。”来到庙门口,那人说道:“这就是我的住处,请进。”
马二先生这才发现,伍相国殿后面有一大片地方,还带着花园。花园里有一座五间相连的大楼,四面的窗户都能眺望到江景和湖景。那人就住在这楼上,他邀请马二先生上楼,两人相互行礼后坐下。那人身边有四个随从,衣着整齐,个个身穿绸缎,脚下是崭新的靴子,上来毕恭毕敬地献茶。那人吩咐准备饭菜,随从们齐声应诺着下去了。
马二先生抬眼一看,楼中间挂着一张大纸,上面写着一首绝句诗,字迹有冰盘那么大,共二十八个字:“南渡年来此地游,而今不比旧风流。湖光山色浑无赖,挥手清吟过十洲。”诗的后面写着“天台洪憨仙题”。马二先生读过《纲鉴》,知道“南渡”说的是宋高宗时期的事,掐指一算,距今已经三百多年了,这人竟然还在世,心里认定他一定是个神仙。于是问道:“这首佳作是老先生写的?”那位仙人回答:“憨仙是我的别号,这不过是我随手写着消遣的,不值一提。先生如果喜欢诗词,我前些时候在这里,和巡抚、布政使以及各位官员在湖上唱和的一卷诗,拿来请您指教。”说着便拿出一个手卷。马二先生展开一看,上面都是各位官员的亲笔题诗,一人一首七言律诗,写的都是西湖景色,手卷上的印章也很精美,他忍不住连连称赞,看完后又递了回去。
这时饭菜端了上来,有一大盘炖得稀烂的羊肉,一盘糟鸭,一大碗火腿虾圆杂烩,还有一碗清汤。虽然是便饭,却也十分丰盛。马二先生肚子还饱着,但又不好辜负仙人的一番心意,便尽力吃了一顿。吃完后,仆人撤下了餐具。
洪憨仙问道:“先生久负盛名,书坊邀请不断,今天怎么有闲暇到这祠里求签?”马二先生如实说道:“不瞒老先生,晚学今年在嘉兴选编了一部文章,得了几十两银子,却因为朋友的事都垫用出去了。如今来到这里,虽然住在书坊,却没什么文章可编。住处的盘缠也快用完了,心里烦闷,出来走走,想在这仙祠求支签,问问有没有发财的机会。没想到遇到老先生,您既然已经说破了我的心事,这签也就不用求了。”洪憨仙说:“发财不难,但发大财得慢慢来,眼下先发个小财,怎么样?”马二先生连忙说:“只要能发财,还分什么大小!只是不知道老先生有什么办法?”
洪憨仙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吧,我送你一些东西,你拿到住处试试。如果有用,再来找我要;如果不行,咱们再商量。”说着走进房间,从床头摸出一个包裹打开,里面有几块黑煤一样的东西,递给马二先生说:“你把这东西拿到住处,生一炉火,用罐子放在火上,看看能烧出什么,再来告诉我。”
马二先生接过东西,告别憨仙,回到住处。当晚,他果然生起一炉火,把罐子放在上面。火噼里啪啦响了一阵后,他取下罐子倒出里面的东西,竟然是一锭成色十足的细丝纹银。马二先生喜出望外,一连烧了六七罐,倒出六七锭大银。他心里犯嘀咕,不知道这些银子能不能用,当晚便睡下了。
第二天一早,他就上街到钱店里验证。钱店的人都说这是十足纹银,他随即换了几千钱拿回住处。马二先生收好钱,急忙赶到洪憨仙那里道谢。憨仙已经迎出门来,问道:“昨晚试得怎么样?”马二先生兴奋地说:“真是仙家妙用!”他把烧出多少银子的事详细说了一遍。憨仙说:“这才刚开始呢!我这里还有些,先生再拿去试试。”说着又拿出一个包裹,比之前的大了三四倍,送给马二先生。还留他吃过饭,马二先生才告辞离开。
接下来的六七天,马二先生每天都在住处烧炉化银,把那些黑煤全用完了。他用秤一称,足足有八九十两重。马二先生满心欢喜,把银子一包一包收好。
一天,憨仙派人来请马二先生去谈话。马二先生到了之后,憨仙说:“先生是处州人,我是台州人,两地相近,论起来也算同乡。今天有个客人来拜访我,到时候我和你要装作中表弟兄,日后少不了一番往来,千万不要露馅。”马二先生问:“这位客人是谁?”憨仙说:“就是城里胡尚书家的三公子,名叫胡缜,字密之。胡尚书留下不少家产,这位公子贪财,想多多益善,想学我这‘烧银的法术,眼下能拿出一万两银子,作为炼丹买药的费用。但这事得有个中间人,先生的大名他是知道的,而且您在书坊选编文章,有迹可循,他会更放心。等见过面,把这事敲定,过七七四十九天,炼成
第十五回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