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典白话合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员外刚回到京城销假,就见长班领着报录人前来道喜。王员外忙问是什么喜事,报录人磕头行礼后,呈上一张报单。上面写着:“江西巡抚上奏朝廷,称南昌知府一职空缺,南昌作为沿江重要地区,急需能力出众、办事干练的官员,特请求朝廷从部属官员中挑选合适人选。朝廷旨意:南昌府知府一职,由工部员外郎王惠补授。钦此。”王员外赏赐了报录人酒饭,谢过皇恩后,便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前往江西赴任。

    经过多日跋涉,王员外终于抵达江西省城南昌府。前任太守蘧太守是浙江嘉兴府人,由进士出身,因年事已高且身患疾病,已离开衙门,目前衙门事务暂由通判代理。王太守到任后,升堂理政,南昌府下属官员纷纷前来拜见。随后,蘧太守也前来拜访,王惠也进行了回拜。两人就交接事宜进行商议,但王太守并不急着接手。

    一天,蘧太守派人前来禀报:“我家老爷年老多病,耳朵听不太清楚,交接之事本应亲自前来向王太爷请教,但因身体原因不便,明日让少爷过来,当面恳请。一切事务都要仰仗王太爷帮忙。”王惠答应下来,并在衙门里准备好酒饭,等候蘧公子。直到早饭过后,一顶小轿前来,轿前有一副红全帖,上面写着“眷晚生蘧景玉拜”。王太守打开宅门,请蘧公子进来。

    王太守见蘧公子风度翩翩,气质不凡,举止谈吐与众不同。两人相互施礼后,分宾主坐下。王太守率先开口:“之前与令尊大人见面,有幸目睹其风采,今日却听闻他身体有些不适?”蘧公子答道:“家父年事已高,常年患有肺病,不能过于劳累,加上耳朵听力下降,多谢老先生挂念。”王太守又问:“不知世台今年贵庚?”蘧公子回答:“晚生三十七岁。”王太守接着问:“一直跟随令尊大人在任上吗?”蘧公子说:“家父做县令时,我还年幼,那时跟随范老先生在山东督学的幕府中读书,也帮忙看看考卷。直到家父升任南昌太守,衙门里缺少人手,这几年我便一直在此。”

    王太守疑惑道:“令尊大人看起来精神矍铄,为何这么早就急流勇退了?”蘧公子解释说:“家父常说‘宦海风波,实难久恋,而且做秀才时,家中原本就有几亩薄田,足以维持温饱;祖上传下的房屋也能遮风挡雨,还有几处可以吟诗抚琴、赏花观药的地方,可供消遣。所以在官场奔波劳累时,他常常向往田园生活,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了。”王太守感叹道:“自古道‘休官莫问子,看世台这般胸怀宽广,令尊大人才能如此潇洒地辞官归隐。”他笑着说:“将来世台高中科举,老先生就可以安享封翁之福了。”蘧公子谦逊道:“老先生,一个人贤能与否,不在于是否科举成名,晚生只希望家父能早日归乡,我能在他身边尽孝,这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王太守听后,对他更加敬重。

    两人交谈间,多次更换茶水,之后脱下正式的官服,轻松坐下。谈到交接之事时,王太守面露难色。蘧公子见状说道:“老先生不必太过费心。家父在此任职数年,一直保持着儒生的简朴作风,粗茶淡饭,生活节俭。这些年积攒的俸禄,大约有两千多两银子。至于地方上的仓谷、马匹以及其他杂项,如果有短缺不足的地方,就用这笔银子填补。家父知道老先生做了几任京官,为官清廉,不会让您为难。”王太守见他说得豪爽大方,心中十分欢喜。

    不一会儿,酒菜上桌,两人入席就坐。王太守慢慢试探着问:“这地方的人情风俗如何,有没有什么特产?处理诉讼案件时,有没有可以通融的地方?”蘧公子答道:“南昌民风淳朴,百姓大多质朴,耍心眼、搞欺诈的人不多。要说地方特产和诉讼之事,家父在此任职时,批准受理的诉讼很少,除非是关乎纲常伦理的大事,其余的户婚田土纠纷,都批到县里处理,力求社会安定,让百姓休养生息。至于说有没有什么赚钱的门道,我也不太清楚,问我就如同‘问道于盲了。”王太守笑道:“这么看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如今也不太准确了!”

    酒过几巡,蘧公子见王太守问的都是些琐碎、功利的问题,便又说道:“家父在此任职,别的不敢说,至少做到了诉讼稀少、刑罚清明,所以衙门里的幕僚先生们都能悠闲自在,吟诗下棋。记得前任按察使曾对家父说:‘听说贵府衙门里有三种声音。”王太守好奇地问:“是哪三种声音?”蘧公子回答:“是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王太守大笑:“这三种声音,倒也有趣。”蘧公子接着说:“将来老先生上任有所作为,只怕要换成另外三种声音了!”王太守追问:“是哪三种?”蘧公子意味深长地说:“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王太守没听出这是在讽刺他,还一本正经地答道:“如今我们为朝廷办事,恐怕也不得不如此认真。”

    蘧公子酒量很大,王太守也喜好饮酒,两人你来我往,开怀畅饮,一直喝到太阳西斜。此时,他们当面把交接之事谈妥,王太守答应

第八回 王观察穷途逢世好 娄公子故里遇贫交[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