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擒叛臣虎将勤王 召良帅贤后赐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旨都被扯碎。朕念他擒获刘、苗二贼有功,才没有追究。如今再去召他,恐怕他还是不肯奉诏,这可如何是好?”
众大臣商议许久,也想不出良策,高宗只好传旨退朝,打算次日再议。
回到宫中,魏氏娘娘见高宗满脸愁容,关切地问道:“万岁今日上朝,发生何事,这般闷闷不乐?”
高宗将叛乱之事和担忧说了出来:“众多贼寇作乱,太师赵鼎推荐岳飞平叛。可朕担心再次召他,他还是不肯应召。”
娘娘提议:“臣妾为万岁绣了一对龙凤旌旗,不如在上面绣上‘精忠报国四字。派官员带着旌旗和圣旨赐予岳飞,说不定他就愿意来了。”
高宗大喜,立即命娘娘绣字,随后派官员带着圣旨和龙凤旌旗,日夜兼程赶往汤阴宣召岳飞。
岳飞得知消息,赶忙出门迎接,将钦差请到堂中,摆好香案,跪地恭听。钦差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严寒方知松柏坚韧,国难才显臣子忠贞。朕继承皇位,却屡遭困境,致使金兵侵扰,战乱不止。幸而有岳飞你竭力护驾,尽心抵御外敌,才使朝廷得以暂时安定。朕深感惭愧,二帝仍在敌营受苦,如今狼烟刚息,战火又起。杨再兴在九龙山举兵,杨幺盘踞洞庭湖,戚方、罗纲之流也兴风作浪。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正是臣子们枕戈待旦之时,怎能隐居不出?皇后亲手绣制龙凤旌旗,绣上‘精忠报国四字。你速速进京,恢复旧职,率领勇猛将士,荡平贼寇,安定社稷。朕定当重赏,期盼你建功立业。钦此!谢恩!”
岳飞谢恩完毕,热情款待钦差。钦差告辞回京复命后,岳飞一边收拾行装,一边召集众兄弟,说道:“圣上降旨召我们出兵平叛,皇后还亲绣龙凤旗,赐‘精忠报国四字,我们理应奉诏进京。特请兄弟们一同面见圣上。”
牛皋不满道:“我不去!那皇帝太平时候不用我们,一有战事就来找我们拼命,他自己在宫里享乐。”
岳飞严肃道:“贤弟不可如此说!自古‘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我们受朝廷俸禄,就该有所作为,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留名青史,怎能碌碌无为?此次出征,我们一定要迎回二圣,收复中原,实现毕生心愿。大家先将家眷送回家乡,这样才能安心建功立业!”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各自回家安排好家眷后,回到帅府等候岳飞一同出发。
李氏夫人和儿媳巩氏置办酒席为岳飞父子送行。席间,岳飞叮嘱了一番家中事务,便即刻启程。当地官员也都赶来送别,岳飞连连道谢:“有劳各位大人,家中老小还望多多关照!”
官员们纷纷回应:“一定尽心!”
告别众人后,岳飞率领众兄弟踏上征程,向着临安进发。正所谓:
绣旗丹诏召忠臣,虎将宁辞汗马勋。
匡时定难男儿事,好去朝天谒圣君。
暂且按下其他不表,单说岳飞一路率军抵达润州,与韩世忠元帅会面。二人相见,谈起当下国家局势、军事部署等诸多事宜,一番长谈后,便相互告辞。韩世忠亲自送了一程,二人这才依依惜别。
岳飞率领军队来到临安,入朝拜见高宗皇帝。天子见到岳飞,心中大喜,即刻下旨恢复岳飞原有官职,并表示待平定贼寇之后,再论功行赏。岳飞拜谢皇恩,随后,高宗传下旨意,命令兵部调拨十万大军归岳飞统领,同时让户部筹备充足的粮草以供军需。岳飞拜别皇帝,准备举行祭旗仪式,正式出兵。高宗问道:“元帅此次出征,打算先平定哪一处贼寇?”
岳飞上奏道:“臣计划先平定九龙山的杨再兴,接着攻打太湖贼寇,最后剿灭洞庭湖水匪。”
高宗听闻此作战计划,龙颜大悦,当即赐下三杯御酒,为岳飞壮行。
岳飞谢过御酒,出得朝堂,来到军营之中,下令命牛皋率领三千士兵作为先锋部队先行出发。又命儿子岳云负责催促粮草,以保障大军的后勤供应,他严肃地叮嘱道:“粮草是军队的命脉,你要知道,军中一旦断粮,士兵就会哗变,切不可掉以轻心!”
岳云领命而去,随后,岳飞亲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踏上征程。一路上,但见军队行进,人流滚滚如江水奔涌,战马嘶鸣,奔腾之势恰似威猛的狮子。风声呼啸,吹动着军中的金铙,声音雄浑壮阔;云影飘动,衬托着皇帝御赐的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且说牛皋带领先锋部队,一路穿州过府,很快便抵达山东九龙山。有士兵前来报告:“将军,前方就是九龙山了。”
牛皋大手一挥,说道:“先拿下九龙山,再安营扎寨!”
士兵们得令后,迅速来到九龙山下,齐声呐喊挑战。山上的喽啰听闻,急忙向首领报告:“大王,山下有宋朝将领前来挑战,请您定夺!”
杨再兴闻讯,立即带领一众喽啰下山,列成阵势,大声喝道:“哪里来的毛贼,竟敢到这里来送死?”
牛皋毫不示弱,大声骂道:“你这强盗!见到你牛爷爷,还不赶紧下马投降!”
杨再兴认出牛皋,说道:“哼!你就是牛皋?你可不是我的对手,还是等岳飞来了再与我交手吧!”
牛皋听了,怒不可遏,举起双锏便朝杨再兴打去,杨再兴则持枪迎战。两人你来我往,激战了十二三个回合,牛皋渐渐不敌,只好拨转马头,败下阵来。杨再兴也不追赶,收兵回山。
第四十七回 擒叛臣虎将勤王 召良帅贤后赐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