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回 孙膑佯狂脱祸 庞涓兵败桂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膑来到魏国后,就住在庞涓的府上。他对庞涓的举荐之恩表示感谢,庞涓也一副施恩者的得意模样。孙膑还说起鬼谷先生把自己名字由
“宾”
改为
“膑”
的事情,庞涓惊讶道:“‘膑这字可不太吉利,先生为什么要给你改呢?”
孙膑回答:“这是先生的命令,我不敢违抗!”
第二天,两人一同入朝拜见魏惠王。魏惠王亲自走下台阶迎接,礼数十分恭敬。孙膑再次叩拜,上奏道:“我不过是乡野村夫,承蒙大王如此厚礼聘请,实在惭愧!”
魏惠王说:“墨子极力称赞先生独得孙武子的秘传。我盼先生到来,就像口渴之人渴望饮水一般。如今先生降临,真是让我欣慰至极!”
接着,他转头问庞涓:“我想封孙先生为副军师,与你一同执掌兵权,你觉得如何?”
庞涓回答:“我和孙膑是同窗结义的兄弟,孙膑是我的兄长,哪能让兄长做副职呢?不如先拜他为客卿,等他立下功绩,我甘愿让出自己的爵位,居于他之下。”
魏惠王采纳了庞涓的建议,当即封孙膑为客卿,赐给他一处住宅,规格仅次于庞涓。(所谓客卿,身份介于宾客和臣子之间,不以臣子之礼相待,表面上表示优待尊崇,实际上是不想把兵权分给孙膑。)
从这以后,孙膑和庞涓时常往来。庞涓心想:“孙子既然有先生的秘传,却从未见他吐露,我得想办法探探。”
于是设宴请孙膑喝酒,席间谈及军事谋略。孙膑对答如流,可当孙膑反过来问庞涓几个问题时,庞涓却答不上来,便假装问道:“这些难道不是孙武子《兵法》里记载的吗?”
孙膑毫无疑虑,回答说:“是啊。”
庞涓说:“我以前也承蒙先生传授,只是自己不用心,都忘了。今日能否借我看看,我一定不忘报答。”
孙膑说:“这本书经先生详细注解,与原本不同,先生只让我看了三天就收回了,我也没有抄录下来。”
庞涓又问:“兄长还记得里面的内容吗?”
孙膑说:“大概还记得一些。”
庞涓心里急切地想让孙膑传授,但一时又不好强行逼迫。
过了几天,魏惠王想试试孙膑的才能,便在教场检阅军队,让孙膑和庞涓各自演练阵法。庞涓摆出的阵法,孙膑一眼就看出,并能详细说明这是什么阵,用什么方法可以破解。而孙膑排了一个阵,庞涓却全然不认识,私下向孙膑打听。孙膑说:“这是‘颠倒八门阵。”
庞涓问:“这阵有变化吗?”
孙膑说:“要是有人进攻,它就会变为‘长蛇阵。”
庞涓记住了孙膑的话,抢先跑去报告魏惠王:“孙子所布的是‘颠倒八门阵,可以变为‘长蛇阵。”
后来魏惠王问孙膑,得到的回答与庞涓所说一致。魏惠王认为庞涓的才能不逊色于孙膑,心中十分高兴。
庞涓回到府中,却越想越不是滋味:“孙子的才能远超于我,若不除掉他,日后我定会被他欺压。”
于是心生一计,在一次与孙膑相聚时,私下问孙膑:“兄长的宗族都在齐国,如今兄长已在魏国为官,为何不派人把他们接来,一同享受富贵呢?”
孙膑听后,流下泪说:“你虽与我同窗学习,却不了解我家的事。我四岁时母亲去世,九岁时父亲也走了,是在叔父孙乔身边长大。叔父在齐康公手下做大夫。后来田太公把齐康公迁到海上,驱逐了他的旧臣,还诛杀了很多人,我的宗族就此离散。叔父和堂兄孙平、孙卓带着我逃到周国避难,又碰上灾荒年,无奈把我卖到周北门外面做佣人,之后就不知他们去了哪里。我长大后,听说鬼谷先生道德高深,心生向往,便独自前去求学。又过了好些年,家乡一直没有音信,哪里还有宗族可寻啊!”
庞涓又问:“那兄长还记得故乡的祖坟吗?”
孙膑说:“人非草木,怎能忘记根本?先生在我临行时也说过:‘你的功名最终在故土。如今我已成为魏国臣子,这话就不必再提了。”
庞涓叹了口气,假装回应道:“兄长说得对,大丈夫在哪里都能立功,何必执着于故乡呢?”
大约过了半年,孙膑早就把之前和庞涓说的话抛到脑后了。一天,孙膑退朝刚回到住处,忽然有个操着山东口音的汉子问旁人:“这位是孙客卿吗?”
孙膑把他叫进府中,询问他的来历。那人说:“我叫丁乙,是临淄人,在周国做买卖。你兄长有封信托我送到鬼谷,听说您已在魏国做官,我就绕路到这儿来了。”
说完,把信递给孙膑。
孙膑接过信,拆开一看,大致内容是:
愚兄孙平、孙卓字达贤弟孙宾:我们家门不幸,宗族离散,转眼间已三年了。此前在宋国为人耕种放牧,你叔父一病不起,在异乡飘零,苦不堪言。如今幸好我们大王消除了以前的嫌隙,招我们回乡,正打算迎接贤弟你,重建家门。听说贤弟在鬼谷求学,如良玉受雕琢,定能成大器。现借
第八十八回 孙膑佯狂脱祸 庞涓兵败桂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