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个糊涂东西!本县问你怎么砸他的,你就供称是因为恼他不换酒才砸的,今天又说是失手碰的。”
知县装模作样,做出要打要夹的样子,薛蟠却一口咬定自己的说辞。知县让仵作把前几天尸场上填写的伤痕情况如实上报。仵作禀报说:“前几天检验,张三的尸身上没有其他伤,只有囟门处有一处瓷器造成的伤口,长一寸七分,深五分,头皮破裂,囟门处的骨头脆裂破了三分。确实是磕碰伤。”
知县对照尸格记录,发现相符,心里早知道书吏把伤情改轻了,也不反驳追问,随便就让众人画押。张王氏哭喊着:“青天老爷!前几天听说还有好多处伤,怎么今天都没了?”
知县说:“你这妇人胡说,现有尸格记录,你难道不知道吗?”
又问死者的叔叔张二:“你侄儿死的时候,你知道他有几处伤?”
张二赶忙说:“脑袋上一处伤。”
知县说:“这不就对了。”
让书吏把尸格记录拿给张王氏看,还让地保和死者的叔叔指给她看,现有尸场的证人都供称他们没有打架,不构成斗殴。知县只按照误伤的情况,吩咐众人画押。把薛蟠关进监狱,等候上级批示,其他人让原保人领走,随后退堂。张王氏哭着大吵大闹,知县让众衙役把她撵了出去。张二也劝张王氏说:“确实是误伤,怎么能冤枉人呢。现在太老爷已经断案了,别再胡闹了。”
薛蝌在外面打听清楚了情况,心里很高兴,就派人回家送信。等上级的批示下来,就可以准备打点赎罪的事儿了,他决定先住下来等消息。这时,只听到路上三三两两的人传说,有个贵妃去世了,皇上为此停止上朝三天。这里离皇陵不远,知县忙着办理相关差事,铺设道路,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薛蝌觉得在这里干等着也没什么用,不如到监狱里告诉哥哥,让他安心等着,“我回家去,过几天再来。”
薛蟠也怕母亲担心难过,托人带信说:“我没什么事儿,只要再给衙门使几次银子,就能回家了。只是别舍不得花钱。”
薛蝌留下李祥在当地照料,自己一路赶回了家。见到薛姨妈后,他详细讲述了知县如何徇私偏袒,案件又是怎样审理判决的,最终判定为误伤。他还说,只要再给死者家属花些银子,肯定能赎罪,这样一来,事情也就算过去了。薛姨妈听后,暂时松了口气,说道:“我正盼着你回来,家里也得有人照应。贾府那边,本就该去道谢。况且周贵妃去世了,他们天天进宫,家里冷冷清清的。我本想着去姨太太那边帮忙照应,陪着说说话,可咱们家又没人能撑着。你回来得可真是时候。”
薛蝌问道:“我在外面就听说贾妃去世了,所以才赶忙赶回来。咱们家的元妃一直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说死了呢?”
薛姨妈说:“去年元妃确实病过一场,后来也好了。这次又没听说她有什么病症。只是听说贾府里,前几天老太太身体不太舒服,一合上眼就看见元妃娘娘。大家都很担心,可打听下来,又没什么实际情况。大前天晚上,老太太亲口说‘怎么元妃一个人到我这儿来了?大家都只当是老太太生病时胡思乱想的话,没当回事。老太太又说‘你们不信,元妃还跟我说荣华富贵容易消逝,得懂得退步抽身。大家都说‘谁能想不到这些呢?这不过是上了年纪的人爱思前想后的心事罢了。所以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恰巧第二天一大早,贾府里就吵嚷着说娘娘病重,宣各位诰命夫人进宫请安。这一下,大家都惊疑不已,赶忙进宫。他们还没出来,咱们家里就听说周贵妃薨逝了。你想想,外头的传言,家里的猜疑,刚好凑在一块儿,是不是很奇怪!”
宝钗接着说:“不只是外头传言有误,就是咱们家里的人,一听见‘娘娘两个字,也都慌了神,过后才弄明白。这两天,贾府里的那些丫头婆子来说,她们早知道去世的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说‘你们怎么能确定呢?她们说‘前几年正月,外省来了个算命的,据说特别准。老太太让人把元妃的八字夹在丫头们的八字里,送出去让他推算。那算命的唯独说,正月初一生日的那位姑娘,只怕时辰不对,不然肯定是个贵人,只是也不会在这府里。老爷和大家商量,不管时辰对不对,就照着八字算。那先生就说,甲申年正月丙寅,这四个字里有伤官败财,只有申字里有正官禄马,这就意味着家里留不住,也不算太好。日子是乙卯,初春木旺,虽说有比肩,但谁能想到越比越好呢,就好比好木料,越经过雕琢,才能成为大器。唯独喜得时上有辛金为贵,巳中正官禄马独旺,这叫飞天禄马格。还说什么日禄归时,极为贵重,天月二德坐本命,将来能受椒房之宠。这位姑娘要是时辰准的话,必定是一位主子娘娘。这不是算准了嘛!我们还记得他说,可惜荣华不会长久,只怕遇到寅年卯月,那就又是比而又比,劫而又劫,就像好木头,要是雕琢得太过玲珑剔透,本质就不坚固了。可他们把这些话都忘了,只顾着瞎忙活。我也是刚想起来,就跟我们大奶奶说,今年根本就不是寅年卯月呀。”
宝钗还没说完,薛蝌着急地说:“先别管别人家的事儿了。既然有这么个神乎其神的算命先生,我琢磨着哥哥今年是不是犯了什么恶星,才遭了这么大的横祸。赶紧把他的八字给我,我拿去让那先生算算,看看有没有什么妨碍。”
宝钗说:“他是从外省来的,也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京城。”
说完,大家就开始安排薛姨妈前往贾府。到了贾府,只有李纨和探春在家迎接。她们一见到薛姨妈,就赶忙问道:“大爷的事情怎么样了?”
薛姨妈回答:“等向上级申报后才能定案,看样子也不至于判死罪了。”
大家这才放下心来。探春接着说:“昨晚太太还念叨,上回家里有事,全靠姨太太照应,如今自己家有事,也不好开口麻烦您了,可心里就是不踏实。”
薛姨妈说:“我在家里也发愁。你大哥出了事,你二兄弟又出去办事了,家里就你姐姐一个人,能顶什么用呢?况且我们家媳妇又不太懂事,所以我脱不开身。现在那边知县正忙着筹备周贵妃的丧事,没时间了结案件,所以你二兄弟回来后,我才有机会过来看看。”
李纨说道:“姨太太要是能在这儿住几天就更好了。”
薛姨妈点点头说:“我也想在这边,跟你们姐妹们作伴,只是担心你宝妹妹一个人在家会冷清。”
惜春说:“姨妈要是惦记,为什么不把宝姐姐也一起请过来呢?”
薛姨妈笑着说:“那可不行。”
惜春又问:“为什么不行?她之前不也住在这里吗?”
李纨说:“你不懂,人家家里现在有事,怎么能来呢。”
惜春信以为真,便不再追问了。
正说着,贾母等人回来了。一见到薛姨妈,都顾不上寒暄问好,就急忙询问薛蟠的事情。薛姨妈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宝玉在旁边听到有关蒋玉菡的那段事儿,当着众人的面不好发问,心里却在琢磨:“他既然回京城了,怎么不来找我呢?”
又看到宝钗也没来,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他正呆呆地想着,恰好黛玉也来请安。宝玉心里稍微高兴了些,便把想念宝钗的念头抛到了脑后,和姐妹们一起在老太太那儿吃了晚饭。饭后大家各自散去,薛姨妈便在老太太的套间里将就住下了。
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