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典白话合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回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都隐藏在山坳和树梢之间。俯身望去,只见清澈的溪流像雪花般飞溅,石阶仿佛穿过云层,白色的石头砌成栏杆,环绕着池塘边缘,石桥有三个桥洞,桥洞上雕刻着兽面,好像在吐水。桥上有一座亭子。贾政和众人走上亭子,靠着栏杆坐下,贾政问道:“各位觉得这里该题什么名字呢?”

    众人都说:“当年欧阳公的《醉翁亭记》里说‘有亭翼然,就叫‘翼然吧。”

    贾政笑着说:“‘翼然这个名字虽然不错,但这座亭子是依水而建的,名字还是要偏向与水相关才合适。依我看,欧阳公说的‘泻出于两峰之间,就用他这个‘泻字。”

    有一位客人说:“太对了,太对了。用‘泻玉二字真是妙极了。”

    贾政捻着胡须沉思,一抬头看见宝玉在旁边侍立,便笑着让他也拟一个名字。

    宝玉听了,连忙回答说:“老爷刚才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仔细追究起来,当年欧阳公给酿泉题字用‘泻字很合适,可今天这里的泉水如果也用‘泻字,就不太妥当了。况且这里是省亲驻跸的别墅,应该按照应制的规格来,用这样的字眼,显得粗俗不雅。我觉得应该再拟一个更含蓄蕴藉的名字。”

    贾政笑着说:“各位听听他这番话怎么样?刚才众人想新的名字,你说不如用旧的;现在我们用旧的,你又说粗俗不妥。那你说说你的想法,我听听。”

    宝玉说:“如果用‘泻玉二字,倒不如用‘沁芳二字,这样既新颖又雅致。”

    贾政捻着胡须,微微点头,没有说话。众人连忙迎合,夸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说:“匾上的两个字定下来了。再作一副七言对联吧。”

    宝玉听了,站在亭上,四处张望了一下,立刻有了主意,便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更是赞不绝口。

    于是,他们出了亭子,走过池塘,一路上对一山一石、一花一木都仔细观赏。忽然抬头,看见前面有一排粉色的围墙,里面有几间整洁的房舍,千百竿翠竹环绕掩映。众人都说:“好一个清幽的地方!”

    于是大家走了进去,只见一进门就是曲折的游廊,台阶下的石子铺成了甬道。上面有两三间小巧的房舍,中间是一间客厅,两边是卧室,里面的床几椅案都是按照房间的尺寸定制的。从里间的房间又有一个小门,出去就是后院,后院里有高大的梨树和芭蕉。还有两间小小的耳房。后院墙下有一个小小的缺口,一股清泉流了进来,开凿的沟渠只有一尺左右宽,泉水流入墙内,沿着台阶和房屋,流到前院,在竹林下盘旋后流出。贾政笑着说:“这一处还不错。要是能在月夜坐在这窗下读书,那这一生也不算虚度了。”

    说完,看着宝玉,宝玉吓得连忙低下了头。

    清客们赶忙用话打圆场,又说:“这里的匾额应该题四个字。”

    贾政笑着问:“哪四个字呢?”

    一个人说

    “淇水遗风”。贾政说:“太俗了。”

    另一个人说

    “睢园雅迹”。贾政又说:“也俗。”

    贾珍笑着说:“还是让宝兄弟拟一个吧。”

    贾政说:“他还没开始写,就先评论别人的好坏,可见是个轻浮的人。”

    清客们说:“他评论得很有道理,可拿他怎么办呢。”

    贾政连忙说:“可别这么纵容他。”

    于是对宝玉说:“今天就让你随便说,先发表评论,然后再让你写。刚才众人说的,有能用的吗?”

    宝玉回答说:“都不太合适。”

    贾政冷笑着说:“怎么不合适?”

    宝玉说:“这里是贵妃第一次来的地方,必须要有歌颂圣上的意思才行。如果用四个字的匾额,古人已经有现成合适的,何必再重新创作。”

    贾政说:“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用词吗?”

    宝玉说:“这些太刻板迂腐了。不如用‘有凤来仪四个字。”

    众人听了,都齐声叫好。贾政点头说:“你这小子,也算是有点见识了。”

    接着又说:“再题一副对联。”

    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贾政摇了摇头说:“也没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

    说完,便带着众人走了出来。

    刚要离开的时候,贾政忽然又想起一件事,便问贾珍:“这些院落房宇以及几案桌椅都有了,那些帐幔帘子和陈设的玩器古董,也都是一处一处按照合适的样式配备好的吗?”

    贾珍回答说:“陈设的东西已经添了很多,到时候自然会按照合适的方式摆放。帐幔帘子,昨天听琏兄弟说,还不全。这原本是在工程一开始的时候,就画好了各处的图样,量好了尺寸,派人去置办的。想必昨天到了一半。”

    贾政听了,就知道这件事不是贾珍负责到底的,便让人去叫贾琏。

第十七回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