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典白话合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孙大圣只好听从,不敢轻举妄动,恭恭敬敬地侍立在宝莲台下,暂且不提。

    再说唐长老赶走行者后,让八戒牵马,沙僧挑担,连马一共四口,向西走了不到五十里路,三藏拉住马缰绳说:“徒弟,从五更天出了村舍,又被那弼马温气得够呛,这半天又饿又渴,谁去化些斋饭来给我吃?”

    八戒说:“师父,您先下马,我看看附近有没有村庄,去化斋饭。”

    三藏听了,从马上下来。呆子驾起云头,在半空中仔细查看,只见满眼都是山岭,根本看不到有人家。八戒按下云头,对三藏说:“没地方化斋饭。一眼望去,一个庄舍都没有。”

    三藏说:“既然没有化斋的地方,弄些水来解渴也行。”

    八戒说:“我去南山的山涧下取些水来。”

    沙僧立刻把钵盂递给八戒。八戒托着钵盂,驾着云雾走了。长老坐在路旁,等了很久,也不见八戒回来,可怜他口干舌燥,难以忍受。有诗为证:

    保神养气才叫做精,人的情性原本是由先天禀性所定。

    心乱神昏就会百病丛生,形体衰弱、精气衰败,道业就会倾塌。

    三花聚顶不成,只是白白劳碌,四大皆空,枉费争斗。

    土木无法建功,金水断绝,法身疏懒,什么时候才能修成正果!

    沙僧在旁边,看到三藏饥渴难耐,八戒又取水不来,只好稳住行囊,拴牢白马,说道:“师父,您在这里歇着,我去催催水。”

    长老含着泪,默默点头回应。沙僧急忙驾起云光,也向南山而去。

    师父独自一人,又渴又难受。正在焦急的时候,忽然听到一声巨响,吓得长老站起身来查看,原来是孙行者跪在路旁,双手捧着一个瓷杯说:“师父,没有老孙,您连水都喝不上。这杯凉水,您先喝了解解渴,我再去化斋饭。”

    长老说:“我不喝你的水!就算立刻渴死,我也认了!不要你了!你走吧!”

    行者说:“没有我,您去不了西天。”

    三藏说:“能不能去西天,和你没关系!你这泼猴!干嘛一直缠着我!”

    那行者脸色一变,发起怒来,大声骂道:“你这个狠心的秃驴,太看不起我了!”

    他抡起铁棒,丢了瓷杯,朝着长老的脊背上砸了一下。长老顿时昏晕在地,说不出话来。行者拿起两个青毡包袱,驾起筋斗云,不知去向。

    再说八戒托着钵盂,直奔山南坡下。忽然,他看到山凹处有一座草舍人家。原来之前查看的时候,被高山挡住了视线,没看到,现在走到跟前,才知道是有人家。呆子心想:“我这副丑模样,人家肯定怕我,白费心思,肯定化不到斋饭。……

    得变个模样!得变个模样!……”

    好个呆子,捻起诀,念起咒,把身子摇了七八下,变成一个面黄肌瘦、像是得了痨病的和尚,嘴里哼哼唧唧的,慢慢靠近门前,喊道:“施主,厨中有剩饭,路上有饥人。贫僧从东土来,要去西天取经。我师父在路上又饥又渴,您家里要是有锅巴冷饭,求您施舍一些救救急。”

    原来这家的男人都出去插秧种谷了,只有两个女人在家。她们刚煮好午饭,盛了两盆,正准备送到田里去,锅里还有些饭和锅巴没盛完。女人看到他这副病容,又听他说从东土去西天的话,担心他是病糊涂了胡说八道,又怕他跌倒死在门口,只好敷衍着,把剩饭和锅巴满满地装了一钵盂给他。

    呆子拿着钵盂转身回来,变回本相,沿着原路返回。正走着,听到有人喊

    “八戒”。八戒抬头一看,原来是沙僧站在山崖上喊道:“这边来!这边来!”

    八戒下了山崖,走到跟前说:“这山涧里有这么好的清水你不舀,你去哪儿了?”

    八戒笑着说:“我到这里,看到山凹里有户人家,就去化了这一钵干饭回来。”

    沙僧说:“饭是需要,可师父渴得厉害,怎么弄水呢?”

    八戒说:“弄水也容易,你用衣襟兜着这饭,我用钵盂去舀水。”

    二人欢欢喜喜地往回走,回到路上,只见三藏脸朝下,倒在尘埃里;白马缰绳松开,在路旁嘶叫着又跑又跳;行李和挑子都不见了踪影。八戒吓得跌脚捶胸,大声叫嚷道:“不用问了!不用问了!这肯定是孙行者赶走的那些贼人的同伙,来这里打死师父,抢走行李了!”

    沙僧说:“先去把马拴住!”

    他又喊道:“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这真是半途而废,功亏一篑啊!”

    他喊了一声

    “师父”,眼里满是泪水,伤心地痛哭起来。八戒说:“兄弟,先别哭。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取经的事暂且别说了。你看着师父的遗体,我把马骑到哪个府州县的乡村店集卖几两银子,买口棺材,把师父埋了,然后我们俩各走各的路,散伙吧。”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