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梁灏修造洛阳桥 观音显化成善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玉帝听了太白金星的上奏,点头说道:“就依爱卿所奏,暂且不发兵。”于是派托塔天王李靖前往下界查明情况,再做定夺。托塔天王李靖领旨后,不敢耽搁,径直前往凡间,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吕纯阳奉了师父的命令,第二次下凡。他回到蓬莱山,想带上徒弟椿精一起同行,同时吩咐山神土地看守洞府。椿精收拾好行装后,便和吕纯阳下了蓬莱山。吕纯阳心想,此番不如先去洛阳,看看白牡丹近来修行进展如何。于是,他和徒弟椿精以行医看病为由,前往洛阳。没过几天,就到了洛阳。只见洛阳三街六市,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确实是繁华之地。他们听到人们议论一项大工程,吕纯阳掐指一算,便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洛阳有一户大善人家,主人姓梁名灏。梁灏自幼刻苦攻读诗书,年已八十,却还没有考中功名。他的妻子蔡氏,极其善良,凡是地方上的慈善之举,她都大力支持、积极倡导,并且坚持到底。亲戚朋友得到他们家帮助的,数不胜数。梁灏的祖父梁士仁,曾担任刺史一职,一生施行善政。他的父亲传承家学,身居高位,也同样忠君爱民。所以,梁灏家中田产众多,金银富足。夫妻二人都乐善好施,因此,当时的人们都称梁灏为“梁善人”。然而,梁灏虽然好学不倦,为人却极为正直,不肯通过钻营谋取功名。所以,直到八十岁,他拥有偌大的家财,却还没有谋得一官半职。这一年,洛阳遭遇大旱,百姓生活艰难,民不聊生。梁灏想办法赈济饥民。
恰巧洛阳桥坍塌,无人修缮。由于这座桥工程浩大,筹集资金并非易事。梁灏便向官府呈明,自愿独自出资修造此桥,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救济饥民。没想到,家中的金银快要用完了,而洛阳桥连一半都还没修好,梁灏心中不免焦急。俗话说:善心一动,上天感应。此事惊动了南海紫竹林中的观音大士。观音大士化身一位老妇人,来到洛阳桥边,将一些木花丢入水中,木花瞬间变成了鱼。工人们吃了这些鱼后,干活更加卖力。梁灏看到这一幕,十分惊异,便问这是什么鱼。老妇人回答:“此鱼名叫素蝗。”梁灏再看这些鱼,发现它们没有内脏和血液,便知道这位老妇人来历不凡,于是上前双膝跪地,询问她的姓名和住处。大士说:“善士,你不必问我的姓名。我知道你修造洛阳桥工程浩大,家中钱财不够用。我自幼学了些小本领,特来相助。”说完,立刻驾起祥云,缓缓升空离去。梁灏见状,知道是南海观音大士前来点化帮助,连忙吩咐摆设香案,朝着空中拜谢。
拜谢完毕,梁灏起身,看见一位道士站在面前。这位道士五官端正,气质超凡脱俗,颇具神仙风范,旁边还站着一个童子。道士向梁灏行了个稽首礼,说道:“居士你好。”梁灏连忙回礼,问道:“道爷你好,不知您来自哪座名山、哪个洞府,到这里有什么事呢?”道士回答:“刚才那位老妇人,用木花变鱼,给工人们当食物。有鱼无酒,总是少了些趣味。贫道长期居住在蓬莱山岛,自幼学会了一个把水变成酒的法术,许久没有施展过了。今日恰逢这项大工程正在进行,不妨试一试,让大家喝个痛快,说不定工程还能早日完成。”说完,便拿出一个木圈,丢入水中。只见圈中的水,顿时涌出芬芳的酒气。梁灏立刻让众工人拿着器皿来取酒。这酒味道绝佳,工人们喝了之后,干活的劲头更足了。梁灏知道这位道士绝非普通人,连忙将他请到家中,摆下素宴款待,并询问他的姓名。道士只回答自己是“同道”。
原来,这位道士正是吕纯阳。他看到观音大士用木花变鱼给工人吃后,驾云返回了紫竹林,便借着化酒的由头,与梁灏相见。一来是要帮助洛阳桥顺利完工,二来是要指点梁灏考取功名。二人饮酒时,谈论起经史文章,吕纯阳为梁灏指点了许多精妙的道理。后来,梁灏八十二岁时,考中了头名状元,此事至今被传为佳话。梁灏又说起:“现在桥只修了不到一半,我家中的金银却快用完了,这可如何是好?”吕纯阳说:“居士不必着急,贫道自幼也学过点金之术,此番也有意帮你。”说完,便用手指向桌上的石砚,石砚瞬间变成了一块黄澄澄的金子。梁灏见了,心中
第十九回 梁灏修造洛阳桥 观音显化成善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