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何为南水北调工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新国的水利工程专家齐聚一堂,以苏方、陈慰儒、郑肇经为首本土的专家教授和风车国的亨利克·特莱克为首的外国专家等人,一众专家教授对大新国的大江大河,甚至对大新国一些水域进行分析。
通过统计大新国上下几千年的数据发现,我国经历较大水灾1029次、较大旱灾1056次,平均每两年多时间就有一次较大的水旱灾害。
至于大河更是平均三年两次决口,百年一改道。
仅仅前朝的一次泛滥就让93万老百姓遇难,而十年前一次的洪灾更是让370万老百姓丧生。
为了将洪灾、旱灾的损失降到最低。
苏方提出了采取的是“人海战术”,“以工代赈”的方式,凡参加兴修水利和防汛的农民,每天补贴0.5到0.75元钱。
鼓励志愿者、组织参加大坝、水库的兴修。
苏方教授指出建设大坝能够提供下游农田的灌溉水源、防止了下游河水泛滥,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航运条件甚至是发电的作用。
而水库也有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蓄能、养鱼等功能。
应该大力提倡!
当然,这需要强大的动员能力以及大量的钱财。
好在有舟唯国在,动员方面是不用愁的,宣传队员到基层对老百姓晓以利害,而对于符合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他们肯定会积极参与。
而补贴金也能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毕竟在这个年代,0.5~0.75元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足以让老百姓们积极参与对大坝,水库工程的建设。
当然,除了这些建议之外。
这些专家还提出了派出专业人才分赴各地指导水利工程建设的意见。
这些意见都被林长新一一采纳,毕竟专业的事情,自然是要专业的人来处理的。
这批水利专家就是专业人才,让他们来处理这些事情再是合适不过了。
“我有个想法!”等到一众专家的话音落下之后,手指之间夹着一根钢笔的林长新将笔帽套在了钢笔笔头!
众人听到林长新的声音,齐刷刷的往林长新所在的方向看去。
他们想听听林长新到底是想说些什么。
只听得林长新清了清嗓子,然后对众人说道:“我的这个想法叫做:南水北调!”
“我国北方、西北等地区普遍缺水,缺水限制了该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大量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就流入大海。”
“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其中,南方水多占了全国的80%、耕地少占了全国的40%。”
“至于北方则是水少,占了全国的20%,耕地多占了全国的60%。””
“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我国有必要实行南水北调工程。”
林长新话音落下,一众专家猛然一惊!
将南方的水资源调送到北方去,这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
而其中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不计其数的。
真能做到这一切?
如果将南方的水资源调送到了北方去了,那发生在豫州南地区的大旱灾肯定不会发生的。
虽说这个计划看起来极为繁杂、难以实现。
但如果南水北调能够实现、能够成型的话。
对于整个大新国而言,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林,你是有什么想法吗?”风车国的水利专家亨利克·特莱克急忙问道。
虽然亨利克·特莱克是风车国人,但其在自己的同学邀请下来到大新国已经许多年了。
对于整个大新国的情况也是十分了解,故而在听到林长新的“南水北调”计划,他第一个激动的站了起来。
“在我的计划之中,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总投资额为5000亿元大新币!”
“整个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大江、大河、淮、海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以利于实现大新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在我的规划之中,整个计划将会持续十年、数十年时间,投入的精力、财力十分大!”
“但如果能够坚持下去的话,对于我们大新国而言绝对是有大好处的!”
林长新将自己的大体规划说了出来,接下来他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众人越听越心惊,越听越觉得有可实性!
林长新的这个计划虽说极为复杂、难度极大,但很有实行的必要性。
会议结束之后,几个专家对这个计划的投入程度反而是比林长新更深一些。
等到林长新离开之后,几个专家竟然不约而同的感慨道,“长新竟然对水利工程有如此之深的研究,真乃奇才!”
有关于“南水北调”的计划,林长新其实早就在酝酿了。
不仅仅是南水北调工程,像大规模水利枢纽工程——山峡,西电东送等等工程也在林长新的计划之中。
若是在以前的话,林长新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与财力来做这些事。
但眼下林长新小发了一笔财,再加上军火贸易、盘尼西林药物售卖赚来的钱都是不少的。
腰包鼓了!
那步子就可以迈大一些了,这些费钱的大工程都可以上马。
第218章 何为南水北调工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