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2章 清风雅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会。

    严宽把人领到水榭外围的位置后,就不再搭理他们,自己径直走向张璧那边准备告状。

    赵凡带着朱元璋等人在一处稍远的石桌旁坐下,位置正好能看到主位,也能听见台上的讨论,视野说得过去。

    朱樉和朱橚四下打量一圈,觉得环境虽然有点意思,但和自己习惯的娱乐氛围比还是单调些,说不上来兴奋。

    朱元璋则带点意味不明的笑,眯着眼观察着场内众人,时不时发出两声鼻音,也看不清他心里怎么想。

    赵凡见状,嘴角泛起点微笑。

    他瞥见水榭靠近荷花池的栏杆旁,有个熟人正靠着那儿喝酒,正是之前在琉璃厂帮过他的那个老头。

    这会儿老头衣服凌乱,头发也乱七八糟,整张脸被酒气薰得通红,提着酒葫芦大口呷着,半醉状态更显随性。

    感受到赵凡在看他,老头远远举了下手里的酒葫芦,算是打了招呼,跟着又自顾自粗着劲儿灌酒,对身边吟诗作对没什么兴趣。

    “父皇,您看那边。”

    赵凡低声对朱元璋提醒了一句。

    朱元璋顺着视线望过去,也认出了那老者。

    “嗯,这老家伙也混到这儿来了?挺会找乐子的。”

    水榭中央,诗会正热闹到最盛的时候。

    一个年轻的举子刚刚念完一首写柳树的诗,大家一片叫好。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诗句写得明白,意思也还行。

    张璧笑着点头,摸着胡子说。

    “刘贤侄这首诗,景和情写得挺好,有点乐府诗的意思,不错,不错。”

    那刘举子听了,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连忙弯腰道谢。

    紧接着,又有一个中年文士起身,拿着折扇,摇着头念起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一出,场中稍微安静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叫好声。

    “好诗!好诗!孟夫子这首诗,写得自然,意思也深远!”

    “看着简单,其实有大道理,真是高手写的!”

    张璧也是眼睛一亮,称赞道。

    “孟浩然先生这首诗,一直传下来,今天听孟兄改了改,也有新的意思,算是今天写得最好的诗之一!”

    朱樉在一旁听得直撇嘴,小声对朱橚说。

    “这都什么玩意儿,听着也没啥劲啊。”朱元璋瞪了他一眼,低声道。

    “不懂就别瞎说,仔细听着。”

    赵凡心里却是明白了,这儿的历史跟他知道的不太一样,有些有名的诗词好像还没出来,或者没几个人知道。

    这倒是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抄诗的机会。

    此时,严宽已经凑到顺天府尹张璧的身边,正小声说着什么,不时还用恨恨的目光看一眼赵凡这边。

    张璧听着严宽的诉说,眉头渐渐皱起来,脸也沉了下去。

    他目光转向赵凡一行人,带着几分打量,带点冷淡。

    一个富家公子模样的人站起身,对着张璧拱拱手说。

    “张大人,学生不行,也写了一首诗,请大人指点指点。”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送别诗气势大,意思也好,一出口就引得众人纷纷叫好。

    “王公子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诗里算顶好的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一出来,肯定能传很多年!”

第392章 清风雅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