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风起磐石”(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曾用名杨宁)到磐石巡视工作,传达指示,进一步扩建抗日武装。
强敌入侵,国难当头,对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时一批磐石中学的学生,如孟洁民、初向臣、王兆兰等,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了革命斗争行列。党分配他们到工人、农民、士兵中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起到了革命的先锋、桥梁作用。
在磐石县委的领导下,吉海铁路建立了党、团组织,成立了“吉海路工会”。他们向游击队输送骨干,为游击队购买枪械子弹和送药品、日用品,传送、散发抗日小报、传单,扒铁路,袭火车,炸桥梁,搞得敌人不得安宁。1932年3月,蛤蟆河子地区30多名铁路工人,在当地农民的配合下,一夜之间就毁坏了一座铁路桥梁,砍断十几根电线杆子,剪断电话线,有力地阻止了日军进攻磐石县城。
在磐石中心县委的组织领导下,蛤蟆河子等地农民又发动了“四三”暴动、“五一”大游行、“五七”武装大示威。“五七”大示威开始有八百多名农民参加,活动持续了四天,最后达千余人。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愤怒地扒铁路,烧枕木,毁电杆,惩处了四十多名汉奸、走狗。
在党的领导下,工人斗争,农民暴动,士兵哗变,青年学生投笔从戎,汇成一股很大的武装力量。此时建立游击队的条件已经成熟。6月4日,磐石中心县委在杨林、杨君武的帮助下,于磐东区小孤山屯西山坡上召开大会,以原有反日武装为基础,正式成立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又称南满工农反日义勇军)。队员50余人,编成三个分队。张振国,杨君武任政委,孟洁民协助做领导工作。从此,在东北地区,党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抗日武装,磐石人民的反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里,我们先特别说一下张振国和孟杰民。
张振国,原名张玉衡,号德铨,常用名张玉珩,河南省信阳县人。1901年生于五里店乡郝堂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因而自幼能够上学读书。他小学毕业后,考入河南省立第三(信阳)师范学校读书。五四运动前夕,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信阳,张玉珩在进步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接触新思想文化,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1920年考入浙江大学,1923年初于浙大肄业回到信阳,在桑蚕学校任教员。不久,京汉铁路爆发了“二七”大罢工,信阳地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张玉珩参加宣传工作,曾把“打倒军阀吴佩孚”的标语写在火车车厢上,带到大江南北。1925年,“五卅”运动中,张玉珩是信阳反帝爱国斗争的积极分子之一,被信阳党组织发展为中共党员。1929年春,张玉珩到达奉天(沈阳),同满洲省委接上关系。1929年,他在辽宁台安县任党的特支书记时,叫张汝恒(张如恒)。1930年10月,他任中共吉林县委书记时,叫张玉珩。1932年2月以后,他在磐石中心县委任组织部长、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队长时,叫张振国。1933年7月,在哈尔滨任中共东区(道外)区委书记时,叫张敬山(张进山)。1935年5月,调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任政治部主任时,改姓杨,叫杨主任(杨瞎子)。1935年8月2日张玉珩率部到达汤原县娄家窝棚一农舍休息,正在吃午饭时,一支日本讨伐队突然从山间小路窜来与我部发生激战,在这次遭遇战中,张玉珩与两名同志被日本鬼子的枪弹击中,英勇牺牲,时年34岁.他的真实姓名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近视眼,戴度数很大的近视眼镜,人们都习惯称他“张瞎子。”
孟杰民,原籍辽阳,1912年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先在本屯私塾念书,后转入当地初小。“九?一八”事变前来到磐石县细林屯。1924年夏,入磐石县城模范高等小学读书。1930年,考入磐石县立中学师范班,开始大量阅读进步书刊,思想活跃,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1930年夏,带领进步学生参加反帝同盟组织的革命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领导建立磐石县立中学反日救国会,组织师生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声讨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同时,在学生中秘密进行共产主义宣传,发展中共地下组织。1931年11月,赴玻璃河套向中共磐石中心县委汇报工作。不久,与另5名学生一起离校投身抗日武装斗争。1932年初,参加中共磐石中心县委举办的干部训练班。同年4月,与李红光等领导磐北农民举行“四三”大暴动,并组成一支专打汉奸走狗的“打狗队”。同年5月,策动原东北军老七连哗变,带出30余人、19支步枪。1932年6月,参与创建满洲工农反日义勇军第四军第一纵队,任第二分队队长,与日伪军展开顽强的武装斗争。1932年7月,带队在磐石黑石镇伏击敌军,毙伤60余人。同年9月,率部奔袭磐石江南大场院,缴获伪军70余支枪。同年10月,指挥队伍攻陷伊通一处地主土围子,缴获旧枪150余支,义勇军在战斗中声威大振,开辟了红石砬子、玻璃河套等东北最早的抗日游击根据地。1932年10月,由于受“左”的倾向干扰,义勇军一度遭受挫折。同年10月下旬,义勇军改编为红军东北游击队,在艰难中出任游击队总队长。1932年11月,游击队在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杨靖宇的主持下,正式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仍被任命为总队长,并兼任第一大队大队长。不久,率队重返玻璃河套根据地,把游击区域扩展到磐石、桦甸、伊通、双阳、永吉各县的广大农村,神出鬼没地与敌人周旋战斗。1933年11月27日下午,在磐石县吉昌乡长胳膊屯收缴地主武器时,被暗枪杀害。
第33章 “风起磐石”(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