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工修真,解放修真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 模块化导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毅在外继续辗转了一段时间,确定无人跟踪后,直接传送回到啸风城。

    没有过多耽搁,他立即进入太极阳鱼内选择一片空地,投入到新型杀伤法宝的制作中。

    当初设计裂空三型时,其外型是模仿记忆中火箭和导弹的外型。

    效果虽然不错,但总归是“照虎花猫”,没有对外形的风阻系数尽最大程度优化。

    现在既然要改进法宝,外形自然也不能忽视。

    徐毅首先制作了一台超级风扇,构造了一个强力风洞,用于测试风阻效果。

    运动是相对的。

    将设计好的导弹模型固定住,放在狂风下测试,等同于导弹在狂风中飞行。

    只要风力恒定,风阻系数越小的模型,固定其位置所需要的力也就越小。

    他的思路没有问题,可是在实践中很快就遇到了困难。

    无论他如何改进超级风扇,吹出的风力都达到了瓶颈。

    风扇后方已经被吸到接近真空的状态,无风可吹!

    这种风力还达不到徐毅的实验要求。

    持续不断的风力无法保证,徐毅立即转换思路。

    “爆炸虽然只有短短一瞬,但其冲击波可以视作超级强风,同样可以起到测试效果。”

    徐毅将固定导弹模型的后方加装“弹簧”支撑,并且为其设置了指针记录极限压缩刻度。

    这“弹簧”并无实体,实际是一个排斥阵法。

    同等威力的爆炸下,弹簧压缩刻度变化越小,其风阻系数越小。

    只有手臂大小的裂空三型,其储物袋被卸下,徐毅直接往其中装填炎石灰粉。

    这种起爆威力对于一个手臂大的导弹模型已经足够。

    为了避免摩擦和惯性的影响,徐毅让整个模型在测试时一直处于悬浮状态。

    事实证明他的方法是可行的。

    这种爆炸冲击波产生的“风力”效果拔群。

    风阻系数大的模型承受过多冲击,会直接碎裂。

    风阻系数小的,只是在原地弹动,大部分爆炸力道都被其外形卸下。

    徐毅不断调整模型外观,逐渐接近最优解。

    “想不到竟然是类似水滴的形状。”

    这种外型可以稳定表面层流,减小尾部湍流,比起过去徐毅模仿的火箭外型有了极大进步。

    “两个世界终究不同,我如果照搬照抄那边的经验,行事固步自封,将来极有可能因此吃大亏。”

    工质推进的火箭,为了给发动机留下喷口,所以其底部是平口。

    直筒型的外观,也是对工艺和成本的妥协。

    现在他的灵力导弹没有这些因素制约,使用完美气动外型正好合适。

    “不过圆头细尾的优点是飞行阻力小,其穿刺能力是一个短板。”

    空气是流体,而地面、建筑、修士都可算作固体。

    导弹头在面对空气时,是将空气向四周推开,然后往前飞行。

    在面对固体时,主要是以表面压强、金属射流、高温高热的方

第189章 模块化导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