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仙行者:从西游后世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5章 离州十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现在这个太子,就成了长子。

    房内,皇帝哭得伤心欲绝,几度哭昏过去……

    半日之后,国之重臣郝仁去世的消息传开,寒簧城内以仅次于皇族葬礼的规格给郝仁办丧事。

    罗星就在城外,听完了全程。

    老实说,在西乾这边,甚至是在东乾,郝仁都留下了极高的名望——他并没有违背当初在罗星面前许下的誓言,以落第书生和江湖枭雄的身份,最终进入王朝权力核心,实现了一个读书人的理想和抱负。

    万俟辻枋不一定舍得用罗星留下的符纸换来一次让郝仁延寿的机会,但他的伤心,绝对是真的。

    因为魔劫的缘故,修仙者对凡间的关注大大加强,或者说,已经直接插手干预,尽量平息战乱,所以东乾西乾两边基本都没怎么打起来,一直都很和平,在这样的“和平年代”,虽然也有偶然出现的魔劫,但修仙者们处理的很好,起码没有造成不更大的恐慌和动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郝仁担任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监察暗史”,并没有像罗星所知道的地球华夏古代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那样的特务机构一般走向堕落,而是将整个官场整顿得风清气正。

    起码,相比于东乾,西乾这边确实很不错。

    其实,罗星还真就捏了一把汗——万俟辻枋要是真的激发了符纸,自己怎么说也得跑一趟,还真就容易被四个仙人供奉发现。

    虽然罗星有十足的把握将他们制服,完成自己对万俟辻枋的承诺,还清人情,再从容离开,不过,这样一来,还真就容易惊动离州四大门派……

    东海那边还没解决悬空岛的麻烦,这边再把离州局势给搅动起来,实在不妥。

    所以,罗星全程远观郝仁的“国葬”,最后去了篁谷外的郝仁墓前,上了一炷香。

    当年,郝仁也算是个江湖枭雄,反派人物,现如今,却在离州西乾王朝的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美名,作为一个落榜读书人,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离开了寒簧城,罗星又悄然去看了看当年被郝仁“陷害”的裴校尉一家。

    裴家这边倒是没什么变化,虽然那靠近两国边界,却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家族人丁海增添了不少。

    裴行止老了许多,而且,罗星也知道养他大限将至,就在几年之内,便没有打扰。

    尔后,罗星又去了自己穿越的起点——小洪村。

    如今的小洪村,已经彻底荒废,连十年前立起来的坟头,都已经被荒草埋没。

    罗星将坟头清理一番,发现后来有过祭拜的痕迹,倒也断了好几年。

    除了罗星,按说云鹤峰众人大概知道,不过,当初就只有罗星、罗长老、韩师姑、叶梁城四人,罗长老已逝、罗星不曾来过,韩师姑和叶梁城也被监视着,应该就没人了。

    而且看那些祭拜品的残存部分,大概也是凡人,而且是贫苦凡人,罗星大概就猜到了——那是小洪村的“上层”,也就是当初把小洪村分化出来的“大洪村”,准确的说,就叫洪村。

    一个村庄自然分化出去的分支,如果能繁衍壮大,自然是最好,如果没有,那就只能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了。

    罗星清理完坟茔,随后上香,摆了些贡品,也没有多做停留。

    就在小洪村和洪村连线的另一侧,曾经还是一片荒野的地方,又多出来一个小村庄,也就是几十户人家。

    这,又是一个“小洪村”。

    在这样看似动荡又相对和平的年代,洪村仍然有所发展,还能分出新枝,倒也是难得……

    随后,罗星干脆回到了离州南部边境,当初仙魔对峙的地方,看看当年留下的痕迹。

    那里如今已经成了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原,按说周围的魔气已经清理干净,尽管留下了一些看似威力巨大的法宝造成的各种坑洞,并不影响植物生长,但周围数百公里范围之内依旧是没有任何的生命迹象,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甚至连微生物都很少,像是一片经过严格消毒杀菌,用来做实验的“无菌土地”。

    没有魔气,也没有别的什么负面能量,这里就是寸草不生,也算是足够奇怪的,不过么,边缘地带已经有少数植物慢慢朝着内部生长,看得出来,也是正在恢复的过程中。

    随后,罗星又绕回到了龙泽县一带。

    如今的龙泽县又有不少变化,苍龙泽已经淹没了原来的兵营,也包括县府城原本的码头区,整个县城,都朝着山坡上搬迁了数百米,而原本兵营附近的小山包上,却多了一个驳船码头,停着几排新旧夹杂的木船。

    码头中间是一幢木头搭建的二层小楼,竖着一杆旗子,上书四个大字——踏浪勇卒。

    这踏浪勇卒,当年还是裴行止从一名道士那里听到苍龙泽水位上涨的预言,才准备重新建立的,后来主要的建立者,自然是罗星。

    而今,踏浪勇卒已经成了龙泽县军事单位之中的重量级组成部分,有着近千人的规模,不过罗星一来就听到了,只有三百多人是“正规军”,其他六百多人都属于农半军的性质,需要的时候就是兵,不需要就回去打渔种地那种,这倒也是一种减轻军备负担的传统养兵方式。

第325章 离州十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