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9章 致仕与重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李邦华在崇祯自挂东南枝后全家自尽,孟兆祥作为一个文官死战不退,最后战死全家被杀,程国祥更是退休后穷死家中。

    这几位阁臣能力出众,都是朱慈烺亲自提拔上来的,他对每一位都很尊敬,只要他们不犯大错,不主动提出致仕,朱慈烺绝不勉强。

    “诸位阁老,快快免礼平身!”

    朱慈烺立即起身,伸手扶起他们道:

    “几位老大人啊,你们这不是为难朕吗?大明刚刚平定建奴和鞑子,你们突然提出致仕,别人会说朕卸磨杀驴的,朕绝不答应……”

    李邦华等人感激同时,突然老脸一红,神武皇帝居然把他们几位大儒比作拉磨的驴。

    可对面毕竟是神武皇帝,无论说什么,他们都不会计较,也无法计较,只能在心里默默念叨:童言无忌啊……

    不过,对神武皇帝的说法,他们都很认可,好像此时要求致仕似乎有些不妥。

    可神武皇帝很快即将开始对南方进行土地改革,这个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

    他们年事已高,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跟上神武皇帝改革的步伐,必须让年轻人上来。

    几个老头再次拱手:

    “陛下,老臣确实不再适合占据内阁阁臣之位,请陛下放老臣回乡养老,尽快提拔年轻官员,相信陛下心里肯定有合适的人选……”

    见他们执意如此,朱慈烺叹口气问道:

    “诸位爱卿劳苦功高,朕不舍得你们离开啊,可朕也不能太自私,应该让你们暗度晚年了,既然你们去意已决,朕不再勉强你们,致仕后待遇不变直到百年……”

    “谢陛下天恩,老臣告退……”

    几个老头急忙跪地谢恩,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给神武皇帝施大礼。

    朱慈烺急忙上前扶起他们:

    “快快免礼!”

    他们再次对神武皇帝拱拱手,随后就要退出乾清宫,却听神武皇帝突然说道:

    “冯大人,你还年轻,暂时留下,三年后朕让你致仕!”

    朱慈烺不知道冯英实际年龄,但知道他们绝对不会超过六十岁,刑部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朱慈烺决定再留他三年。

    朱慈烺监国之初,杀伐太过果断,无论官职多大,他说杀就杀,根本不给刑部一点消息。

    作为刑部尚书,那时冯英对他意见很大,认为皇太子如此行为必竟成为大明的罪人。

    可随着时间流逝,大明形势逐渐好转,加上皇太子不计前嫌,又把他拉入内阁,冯英对皇太子的印象才大有改观。

    在神武皇帝继位后,该杀的贪官污吏已经杀的差不多了,很少动不动就抄家灭族。

    后来神武皇帝又御驾亲征灭掉建奴和蒙古,冯英对神武皇帝只有钦佩和崇拜。

    乱世用重典,他反而感觉自己曾经对贪官污吏的无能为力,差点变成大明的罪人。

    听到神武皇帝在挽留他,冯英急忙躬身施礼:

    “多谢圣上,臣遵旨!”

    就这样,一天之内,大明内阁只剩一个阁臣,那就是刑部尚书冯英。

    工部尚书和刑部尚书都不是翰林院官员,几乎没有可能入阁。

    但朱慈烺不按套路出牌,硬是让工部尚书孟兆祥和刑部尚书冯英入阁,当时很多文官都不理解。

    明末情况比较特殊,工部对朝廷和穿越而来的朱慈烺很重要,他的改革需要工部大力支持,杀人太多同样需要刑部有所作为。

    本来还想留下李邦华做都察院左都御史,可想到老头已经七十来岁,朱慈烺最终还是放过老李头……

    本来以为要过段时间才会考虑内阁重组之事,今日李邦华等一帮老头要求致仕后,朱慈烺必须把重组内阁之事提上日程。

    在朱慈烺心里已经有几个阁臣人选,孙传庭,卢象升,可卢象升三兄弟已经回家守孝,按照明朝规矩,要三年后才能回来。

    历史上卢象升父亲去世时,正赶上建奴入关劫掠,崇祯一直不让他回去,最后卢象升被杨嗣昌和高起潜陷害,最终战死巨鹿。

    当时杨嗣昌和陈新甲都在守孝期,他们都没有回乡守孝,这二人身穿大红官服,该吃吃该喝喝,只有卢象升内穿孝服拒吃肉食……

    如今大明正在用人之时,朱慈烺这次也准备把卢象升和卢象坤召回来,留一个卢象桐替两位兄长守孝即可。

    另外顺天巡抚杨廷麟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不但有能力,历史上同样是一位抗击建奴的民族英雄。

    杨廷麟,崇祯四年进士,其性勤学好古,闻名翰林,充讲官兼直经筵,与黄道周、倪鸿宝并以文章节义名天下,称为“三翰林”。

    当时清兵之患正炽,廷麟力争主战,曾上疏痛斥朝廷中主和的大臣。

    杨嗣昌恨之,谎称廷麟知兵,改授以兵部职方主事,赞卢象升军。

    象升得杨廷麟竟大喜,即令杨麟往真定负责运送军粮。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卢象升兵进驻巨鹿的贾庄,仅剩五千残卒,已断粮数日。

    象升派遣杨廷麟求助太监高起潜于鸡泽,高起潜置之不理,卢象升军中大哭。

    杨廷麟在保定往真定路上,忽闻象升全军覆没,放声大哭,而杨嗣昌本以为廷麟亦死,及闻廷麟正好奉使在外,怅恨久之,再将其贬江西。

第719章 致仕与重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