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用人不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传庭一番话,让朱慈烺眉开眼笑,眼光果然和常人不同。

    最让朱慈烺开心的是孙传庭知无不言,这种话一般官员哪里敢说。

    特别是文官和家中有大量田产的官员,丝毫不敢触碰土地兼并问题。

    但孙传庭敢说,他在历史上也是这么做的,最终引起文官集团的强烈喷击。

    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党争加剧,内有农民起义爆发,外有辽东满洲不断侵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势下,腐朽的明王朝尽管江河日下,却也从中诞生了无数的能臣与猛将!

    从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到卢象升、杨嗣昌、洪承畴、孙传庭。

    一个个能臣猛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挥洒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然而由于党争加剧,一个个能臣猛将却也陷入各自悲剧的命运无法自拔。

    个人的悲剧与王朝的悲剧交织在一起,留给汉人无限悲叹!

    今天来看,这个填空题的答案可以是前面的任何人。

    但最符合这一命题答案的无疑是孙传庭!

    从崇祯继位到明亡十七年间,陕西巡抚共换了十八任。

    平均一任不到一年,其中孙传庭从崇祯九年三月到崇祯十一年秋进京赴援。

    不到三年的时间,孙传庭却完成了其他十七任都没完成的壮举。

    孙传庭接任陕西巡抚时,面临十分窘迫的局面。

    一方面崇祯当时仅仅从太仆寺拨出六万两银子作为军费。

    面对陕西境内数十股义军,这显然是杯水车薪。

    另一方面虽然身为陕西巡抚,手下却无一兵一将,手上既没钱又没兵。

    到任后的孙传庭经过实地考察,发现陕西“遍地皆寇,而问兵无兵,问饷无饷”。

    在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情况下,孙传庭只有向陕西卫所屯田征收税赋这一条路。

    但承平日久,初制尽废,本来用于屯田的土地也大多被当地权贵侵占。

    导致卫所士兵大多逃亡,而这些抢占土地的家伙又往往不缴纳税赋。

    孙传庭经过深思熟虑,上任之初就发布《清屯示》。

    要求各地清退侵占的屯田土地,务照国初原额军地及额征粮草,地不容失一亩,粮不容遗一粒。

    随后,孙传庭开始分步清理屯田,规定应交粮赋数量。

    首先,他对多占屯田的权贵画下红线。

    勒令他们交出多占的电田,若继续百般阻挠,将一律枭首示众。

    其次,孙传庭命属官调取明朝初年的档案,亲自掌握明朝初年各地士兵及土地数量。

    要求各地“溯流穷源,从头搜查”。

    最后,查请目前屯田土地位于何处,由谁耕种。不管是军人、佃户或权贵、官吏,一律建册立档照章纳粮。

    为此,孙传庭还制定了明确的标准。

    所有建册立档的屯田,依土地的肥沃程度,分上、中、下三等起课。

    上地每顷起课18石,中地每

第241章 用人不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