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群芳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7章 养廉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这……。”

    “唉!”

    “那件事……我思来想去,还是……不准备为之。”

    “老母年岁不小,有鲸卿你助力,往来京城不为麻烦,路程不为麻烦,其余诸事难料。”

    “老母一辈子都在乡里,亲戚朋友都在乡里,前来京城,诸事重新开始,风俗雅言不同,多艰难。”

    “这里的天候同福建不一样。”

    “这里的吃食口味也和江南不一样,自然,吃食是可以亲手做的,这一点不为难。”

    “还有一事,便是我在京城待不了很久很久,除非我准备一辈子做京官,将老母她们接来,我心所愿。”

    “一二年之后,我若离开京城,老母她们又要离开?”

    “那时,老母可能刚刚熟悉京城之事,刚刚有一些相熟的人,就要离开……我不忍也。”

    “……”

    “更有,我之性情,鲸卿你是知道的,指不定接下来会惹出多少事情,我不想要老母她们为我担心。”

    “耗羡之事,是天子陛下仁德。”

    “将一些乱事归于正轨,我等也因此有了好处,银子……送回老母妻子她们那里,用处更大一些。”

    “老母!”

    “唉,外放为官,将来不知前往何处,我心……,此事也是艰难,我欲要长久伴在老母身边,又难以做到。”

    “老母年岁,老母的身子。”

    “权衡之,老母她们不来京城最好,对她们最好,对我也是如此。”

    “……”

    鲸卿所言的事情?

    淳峰闻此,神色一怔,立于窗前,片刻无言,只是一双眼睛静静地看向窗外雨势。

    月初。

    陛下有旨意落下,颁布朝廷内外,下发天下各省,所重便是火耗之事。

    大体之意。

    火耗归公!

    耗羡归公!

    何为火耗?

    大体正式缘于前明张太岳的一条鞭法,朝廷于天下各省各地征收赋税,赋税一律征银上交国库!

    而非各种各样的碎银子、铜钱、钱粮财货之物,诸般种种,汇总于银锭上交国库!

    因百姓繁多,碎银子很多很多,质地也有不一,熔炼之时,便有损耗!

    损耗非好事。

    上交朝廷的银子少了,官员要吃挂落。

    如此,为避免那些损耗发生,便是加征火耗,以为弥补熔炼之时的损耗。

    却也因地方官员的心思,宁多勿少,往往加征的火耗大于实际所需火耗。

    此般。

    在将属于国库的银子上交之后,还会剩下不少银子。

    那些火耗差额的银子,就留在当地,归于当地官员了。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火耗银子便是其一。

    国朝定鼎,延续前明一条鞭之事,火耗之事仍存,一两银子往往需要加征二三钱的火耗。

    甚至于四五钱!

    全看当地官员的心思。

    偏僻之地的州县,赋税不多,火耗……不能少,甚至于更多于朝廷真正需要的赋税。

    百年来,朝廷也有发过禁令,不准各地官员征收火耗,不准各地官员胡乱征收耗羡!

    耗羡同火耗相仿,范围更大火耗。

    朝廷在征收赋税之外,也在一些特别的地方征收钱粮绢布之物,那些东西同样有损耗。

    朝廷需要一匹布,往往当地征收一匹半的布!

    朝廷需要一石粮食,当地官员往往征收一石三四斗,甚至于多四五斗,乃至于更多。

    上皇还在的时候,有一些官员曾提出固定额外征收的份例,不准备各地官员横征暴敛。

    上皇仁政,当时并未施为。

    陛下,近年来,一直在整饬吏治,

    而今落下那件当年上皇未做的事情。

    火耗要归公!

    耗羡同样归公!

    都定下固定的份例,除了一些特别的地方!

    此外。

    那些耗羡、火耗的钱粮原本归于当地官员支配,以后……纳入正式的赋税之中,同样要上交国库!

    然后由国库对那笔额外的钱粮给予分配。

    统一分配天下各地官员。

    以前不上台面的银子,以后……正式了!

    也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

    ——养廉银!

    按照旨意还有相关文书的意思,养廉银很是丰厚,最少都是十倍于现在的钱粮俸禄所得。

    如若是一些官位较高、所属管辖之地较为富裕的官……养廉银更高。

    一品官员的养廉银更是达到一万两以上,只少不多!

    今岁就要施为,今岁就会真正下发养廉银!

    自己是七品官,养廉银大概在一千两上下,十倍于自己先前所得。

    也是为此,鲸卿于自己建言,建议自己将福建老家的老母妻子等人接来,接入京城。

    之前没有养廉银的时候,自己一岁百两上下,不过大体支撑,难以维持一家人在京城的过活。

    毕竟,田亩不在,日日事事都需要银子。

    若有养廉银,则不一样了。

    一千两银子,足以好好的养活一家人了,甚至于还有很多很多的剩余银子。

    自己当时就心动了。

    又觉事情太突然,难以想好。

    现在。

    鲸卿又问到这件事。

    ……

 

第1637章 养廉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