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人物与大企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9 企业的压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冬的肝火最近很是旺盛,可以说这完全是被公司财务,呈给他的2015年度上半年财务报表给惹起来的。虽说大部的公司企业,它的财务报表总是给人虚虚实实的感觉让人无法捉摸,但万变不离其宗,给公司大老板看的财务报表,应该才是企业最真实的状况。关于用工成本等涨幅偏大,影响公司利润的说法,刘冬其实早就听底下人汇报过了,在心里上有一定的抗体,但当真正的影响以数字形式,反映到财务报表上放在他面前时,他的屁股实在是坐不牢了。另外这只是内部内素,还有不必要的外部因素,这二项叠加在一起,才是他火冒三丈的原因。

    先说说这内部内素。其实这内部因素很简单,就是生产成本的增高。这里不仅仅是原辅材料的价格增高,用工的人工成本也是逐年的水涨船高。这两项最主要的成本,与同往年相比,原辅材料的成本增加了百分之三十,而用工成本则增加了百分之二十。折合到每生产一吨的成本中,也就平均利润下降了五六百元,个别品种,一些低附加值的更高。虽说有部份会以涨价的名义,最后转嫁到客户头上,但现在是买方市场,虽然\"宏宇股份\"这块金字招牌的技术含金量比较高,但也并非是不可替代的。远的不说,就是行业老大\"贝尔法斯特\"新研制的高强度\"切割钢丝\",刚出来时独步全球牛比哄哄。价格一路飙高到每吨十三四万。二年不到,全国范围内,这\"切割钢丝“厂,如同雨后的春笋,一家接一家冒了出来,产品的性能也从最先的貌似,慢慢到形似,再到一模一样。三年不到\"贝尔法斯特\"研制的\"切割钢丝“卖成了三万多每吨的白菜价,市场份额大幅被压缩。价格和技术更是断崖式下滑。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民间的山寨能力,确实让人感觉恐怖和害怕。另一方面也间接说明国内市场的无序。一个高端产品出现,总会引来无数的模仿者和竞争者,最后愣是将高端产品搞成白菜价这就是市场。所以从这点来说,\"宏宇股份\"的高层绝不会无底线的抬高价格。但不转嫁成本那么自身就相应地要承担这涨价因素。每吨就算平均承担200元每吨,按\"宏宇股份“年生产能力3.5万吨来算,貌似不是很多,才区区700万。但这只是表面显性的一面,实际远远大于这个数。因为一方面做产品很难一个工序就成型,而做\"钢丝钢丝绳\"更是多达几道甚至十几道工序,通力合作而成。现代大型集团公司和企业,由于设备的进步和现代化,虽可大大压缩中间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对金属制品这块而言,是无法完全合并的,所以这用工成本等高200元每吨,只是单一工序的成本,累积叠加成本则在隐性环节和工序中呈现。公司有的是专业人士,早就把这测算的是相当精确,所以这700万只是个个数,而真正的恐怕要一千多万。

    不提外部原因也罢,一提外部原因,刘冬就特别恨二个人,一个是唐代山,一个是孙从民。而刘冬恨唐代山甚过恨孙从民。因为唐代山是彻彻底底的背叛,而孙从民只是被逼走。而恰恰是这二个人,又做了同一件一事\"降价\",这才让刘冬火冒三丈。因为做为集团内,为数不多的两大赢利产品一\"汽车摇窗器绳和胶带钢丝绳,因为这二个人,从而换失了几千万,换谁也是心痛不已暴跳如雷。自2014年年底,由于厂家的增多,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汽车摇窗器绳和胶带钢丝绳市场竞争,逐步进入到白热化状态。而作为后起之秀的孙从民和唐代山这二家,在竞争上手头拿得出手的牌,也就价格牌。所以在竞争不利的档口,行业里就有不断有风声传出二家,均有可能降价竞争市场。但任谁都知道,这降价竞争其实就是把双刃剑,基本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所以一般厂家,互相之间均有默契,在市场相对平衡状态时,一般不会刻意去挑动是非降价竞争。但对一些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如光面钢丝绳起吊绳等,到年底有的厂家会为了多回收资金,会有为数不多的厂家降价处理,但只是个案掀不起波澜。而孙从民与唐代山就有点不同,第一就单一规格的生产能力而言,两家均有实力给\"宏宇股份\"造成不小的麻烦。第二

189 企业的压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