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送别大姐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乎没什么话语权,更谈不上有更多独立行为。对这种坐在宝马车里哭的行为,凌兰本身是坚决反对的,但同时也同样尊重别人的选择,毕竞各自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同,没什么对与不对。
二个儿子相继的发家,并没有让远在农村的父母,不在用辛苦的田里干活。除了逢年过节给点钱外,再就是看病啥的儿子负担外,就再没额外给过。这倒不能怪二个儿子,一是老夫妻住不惯小儿子在镇上的房子,更谈不上过这种日子。第二这一辈老年人,做惯了根本停不下来,农村人实在,不管家里如何富贵与贫穷,那怕到死那天还做的动,他们还会在田里耕作,这并非子女不考顺。这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所以到大姐夫死,大姐家还养着十几只鸡鸭,二只羊,一只猪,来春还有一堆蚕宝宝要养。
三江市离新丈镇不远。一个多小时后,凌兰他们与早已等在那的三姐,四姐他们汇合了。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姐姐多了,又是女人,不出点妖蛾子也实在说不过去。热络劲刚过,四姐她们就要发?原因很简单,这丧礼简单到几乎等同于儿戏。除了大儿子还在操持下,其他人等,该干嘛就干嘛。这让姐姐们义愤不已,想要发作,但被凌兰一把拉住,在僻静之处,凌兰告诉几个姐姐,\"人家做儿子的都不怕别人背后说话,你们窜出来算几个意思?不管陆彬做的怎么样?那是人家的家事,少管闲事,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好在凌兰在姐姐们心中,还有点威信,再说话也在理,所以总算说服了她们。否则依她们那种草包的性格,肯定不会管什么场合和方式,到时双方下不了台怎么办?但的确陆彬是有点不负责任,晚上九十点,忙完一切,大伙这才发现,连住的地方也没安排好。而明天又是大年夜,这年根之际,能开门做生意的并不多,更不用说在乡下镇上了。憋着一肚子火,凌兰拉着一车姐姐们,在镇上左一圈又一圈找住的宾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赶紧安排住下休息,因为明天一早出殡,凌晨四点就要去灵堂,累了一天了,不早点休息不行。
只能算迷迷糊糊打了个盹。凌晨三点多,凌兰赶紧叫醒大伙,洗漱下赶紧赶路。秋冬之际的江南,总是时不时地会被浓雾所弥漫。但车子开着开着就不对了,此时乡间的小路上,浓雾不是弥漫,而是一团一团涌来。除了天网系统那强光还算清晰外,路灯已是一个点,根本无法提供照明。汽车的灯光只能打出几米就戛然而止,仿佛被浓雾吞灭一样。周围的一切是黑暗的和静悄悄的,给人一种神秘感和压迫感。周边已分不清参照物了,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凌兰已经在这段不长的小道上,来来回回缓慢的开了五遍,中间还时不时的停车找参照物,但去往大姐字的另一条路的进口却仍未找到。
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而丧事有其特有的时辰规定,没人愿意在这节骨眼上迟到,这是种对死者的尊重。第六个来回开始,这是凌兰这个有着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感觉最可怕的一段,也是压力最大的一段。虽然最后总算找对了那条道,但冬日里凌兰的后背已是一片汗水。
清晨,做完一切送别的仪式,开始送大姐夫上路。等到上了那辆破旧的中巴灵车,凌兰这才惊异地发现,大姐夫就直挺挺躺在灵车下那一层,特制的夹层中,换句话说就在大伙的脚下。而这在苏南其他地方,是一种对死者的不尊重,是要被乡亲们戳脊梁的,而更让凌兰惊讶的是,除了前面那辆装花圈和军乐队的车,就是后面这辆灵车了。这辆灵车除了凌兰夫妇以及四个姐姐,再有几下亲戚和乡亲,就只剩陆彬夫妻二人。
这点让凌兰感觉不可思议,这最后一程,旁人不来送,这儿女孙子外孙,送一下总还要的吧?这不仅仅是对父亲长辈的尊重,更是一种民间习俗。不满归不满,下车后凌兰找到几个姐姐让她们不要多嘴。几个小时后,大姐夫的骨灰躺在了乡间的安息堂内,而凌兰开车带姐姐们回家,,,,
年前的不愉快,并未冲淡凌兰对来年的期望。新年的祈盼里,多的是一家人对新的开始的向往和祝福。中国人就是这样,不管前面受过多少委屈和磨难,总会把希望寄托在新的开始那一刻,周而复始,永远向前。这或许是中华民族,屹立几千年的原因之一,因为在龙的传人看来,希望就在这每一天。
186 送别大姐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