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人物与大企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2 新的岗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作还是生活中,他对男同胞总是有种\"不冷不热\"九感,而对女同胞却有种天然地亲近,这真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冯平地手下,也就是凌兰应收款催收组的组长甘青,也是个同类型,凡事认死理不说,还老爱盛气凌人。他当车间主任时,就与凌兰相识,可以说是老熟人了。但熟归熟,俩人共事了没几天,不光话不投机,还矛盾重重。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俩人对催收应收款,呆死帐的工作方法,看法和作法不一致所至的。

    凌兰认为应收款呆死帐,是时间越拖长就越难收,这里不仅有对方企业倒闭转制等原因,更麻烦的是,在法律程序上,企业间的债务,如在二年间,无任何往来,无双方财务对帐,无其他催收证明,那么对方可以不认可这笔债务。换句话说,那怕对方往你帐上打一块钱,或给你发条有关债务认帐地短信,那么这个帐,也就在法律上得认可。

    而在如何处理应收款,以及有关地当事人,销售员时,做为一个老资格地销售人员,凌兰当然比甘青更了解这里的猫腻。不排除有质量问题,以及其他原因导制地呆死帐,应收款问题。但也有业务员从中做手脚,图私利或某种别的原因,所造成的应收款问题。对于这种原因,如果企业或者上级领导,单纯地,一昧地以行政命令,或文件形式,硬逼业务员处理类似情况,恐怕会适得其反,明面上会唯唯诺诺,但暗底里使绊子,下套子,找各种理由推托,陈述困难,这肯定是会有的,谁都怕事情露馅的一天。

    而这应收款催收,假如没有当事业务员地配合,恐怕会阻力重重。所以凌兰提出个方案,都2010年前,所有应收款,应在不追究有关业务员责任地前提下,尽快解决呆死帐问题,对能帮企业解决多年呆死帐地有关业务员,以及相关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对不配合,甚至阻扰处理有关应收款人员,则予以处理。

    在对待客户欠款资金,如何灵活处理上,俩人更是南辕北辙,意见相左。在凌兰看来,这所谓呆死帐,基本就是拿不回来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他认为,能拿回多少,就应拿多少。但甘青秉承地是上头的意思,即我企业在财务这块,在对待股民这块,应收款不管挂多少,挂多少年,它还在帐上。但一旦打折处理了,那就会变没有,或者变少了,到时就不太好对股民交待了。因此上头的指令是,应收款呆死帐要解决,但又不能彻底解决。这种矛盾的命令,也正是行政与具体操作者之间地矛盾。

    换到具体人员身上,那就是甘青与凌兰之间的矛盾。假如双方好好沟通下,还能好一点,偏偏甘青本身就盛气凌人,想当然地认为\"我是领导我怕谁?\"。而凌兰是个老资格地业务员,没来催收组时,他的行政政务与甘青这个组长,在公司里是平等地。两人谁也不服谁,又尿不到一块,所以就变成了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状况,谁看谁别扭。

    本来凌兰来售后服务催收组,还有点干劲。因为他有私心,离厂是早晚的事,但能挨一天是一天,能熬一月是一个月,毕竟有这份不扎手,心安理得的工资,厂里还帮着交五金,这他已经很满足了。另一份私心就是,如果要离厂,必须先处理完自己身上的应收款,否则很难做到客客气气离厂辞职。而这么多年以来,这遗留累积下来的,自己名下的应收款,要想短时间解决,几乎不可能。

    凌兰的这份掺了私心地热情建议,被甘青一盆冷水,从头浇到尾。丧气之极,连一点积极性都没有了,从此变成了\"算盘珠子拔一下动一下\"。这下又变成了恶性循环,甘青是逮住机会,就向\"冯阿姨\"告状,\"冯阿姨\"回头又找凌兰地麻烦,凌兰是一句话直接噎住了阿姨\"甘青如能干实事,这长江江水要倒流\"。冯阿姨当然了解甘青的能力,这么一说,他立马无语。

    谁也没想到,陈然真得回家开了个小饭店。当然他是以他老婆的名义开的,店铺就设在他临马路的房子里。下层是饭店,上层住人,他老婆打理一切。陈然当然不会傻到辞职回家当老板的,他那份十几万一年的年薪,虽说比陈五六差那么点,但如果不较真的话,还是想当诱人的。

    年前为了这点与陈五六年薪上的差距,陈然是再次冲董真发飙,好在董真这人脾气好,好话说了一大般,这高帽子是戴了一顶又顶,才总算将陈然打发走了。回头陈然不知是因家庭财务有点吃紧,还是真为鳖口气,还真回家开了家小饭店。一开始是朋友同事捧捧场。但因厨师水平有限,几趟下来,有的人就开始找借口不去,这店也就这样开着了。

152 新的岗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