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人物与大企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9 抓住机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气对于农业地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在科技不发达地以前,人们一般是以老经验来判断未来地天气,决定何时耕作和收割。如今在科技大踏步发展地今天,天气预报不再是天气乱报。借助卫星及其他高科技设备,未来三天到一个礼拜的天气走势,几乎能相当准确地给勾勒出来。这个人们极大地方便。

    这不未来一个星期,江南地带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以晴好天气为主。这给已经迫不及待等待成熟后收割地广大农民带来了福音。几乎是整个村动员起来了,家家户户只要有能力地人家,都投入到抢收中去了。凌兰和小阿桂打了个招呼,要他在这两天多担当点。小阿桂自然是一派胸有成竹地样子。最近没什么事,反正也就一天时间,所以凌兰还是比较放心小阿桂地。

    在第一个中班时,凌兰没去上班,而是直接一个人到花南村老丈人家帮忙去了。到家一看除了老丈母娘在墙边坐着,紫阳和老丈人都不在,问了下丈母娘,才知道他们早就去田里了。赶紧停好车,换好鞋子和衣服。凌兰赶忙往口粮田方向走去。老丈人家地口粮田和村中大多数人家的地一样,在村口东不远地地方很方便。到地头一看到处是割稻的人在忙碌。有的在捆扎,有的在收割,还有地在往车上装已经捆好地稻子。老丈人年事已高又有高血压,地里的活几乎就是紫阳和他老婆在干。一共就两亩口粮地倒也不多。现在他们两口子已经割了一小块。凌兰赶紧到田边拿起一把镰刀匆匆下地干活。

    插秧怕蚂蝗蛇之类地,所以凌兰主要以后勤,烧饭烧菜为主。而割稻凌兰就表现相当积极了,尽管技术谈不上熟练,但还是有模有样地做着。“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确农活是相当辛苦地一个行当。凌兰也好还是紫阳夫妻也好,一会的功夫就已经汗流浃背了,豆大地汗水不断地滴落到田里,长时间地弯腰又让身子受不了,稻子锋利地叶子不仅时常划破皮肤,同时也挑逗着人们,让人难受之极。

    天色越来越暗,回头看看几个小时地成果还是蛮大地。再有一两个小时,可以收割完了。休息了一会又干了一会。这时老丈母娘和紫鹃及儿子,还有紫阳家地龙龙一起到田边来了。“回家吃放,吃完了再干”丈母娘吩咐着。答应一声后。大家收好家伙,慢慢往家中走去。龙龙和阿玉两个小孩在田头嬉闹着。两个小家伙在同一医院生产地。出生后还在同一个产房。阿玉大龙龙三天。饭菜基本是菜地里的蔬菜,和街上买地熟菜为主。大体力的消耗让凌兰他们饭量变涨。简单地吃好饭,休息一下,凌兰他们再次往地里走去。

    田里所剩不多了,三个人不到一个小时就将稻谷收割完毕,接下来是捆扎和往家中拉了,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吃轻一点。等到全部捆扎好拉回来时,已经是晚上快十点了,紫鹃和两个玩累的小孩多已经躺在床上眯着了。脚步惊动了她,她想起来帮忙,但凌兰体贴地摇了摇手意思不要了。今天轮到紫阳家用脱粒机。机器是大队的只是在用的时候,村民是按一定地顺序来使用地。紫阳家今天是排到晚上十二点左右,在他家后边还有人家在等着。农活时就是这样抢时间地分秒必争。紫阳不时去上家看看完了没有,十二点不到人家将机器送了过来。这是村里约定成俗地规矩谁用谁送。在一千瓦大灯泡刺眼地灯光下,紫阳开动了机器,凌兰和紫阳两人站在一排开始,将一捆捆地稻子送入快速转动着地机器里,黄橙橙地稻子从另一头不断地喷出。老丈人他们几个忙着不停地将积累下地稻子,铲入蛇皮袋中装好。

    这种活还真不是好对付地。就算全副武装了,但在飞扬着地稻草下,在到处四溅地稻子下,不仅皮肤瘙痒就连是鼻孔和嘴里,也不时地让飘絮物时不时地给堵住。快两个小时时间终于将两亩地的稻子全部轧完。顾不上全身地不适也顾不上极度地疲劳。匆匆洗漱一番,把老婆叫醒将儿子用衣服裹紧,凌兰一家急急地往家赶。“金窝银窝不如家中地狗窝”老话说不错地。凌兰骑着自行车,紫鹃坐在后面,紧紧地将儿子裹紧抱在怀中。孩子毕竟只有六七岁早就睡的沉沉地。。。。。。。
019 抓住机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