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战国之吕不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6章 虎符夺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邺,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邺城,初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邺城为魏国陪都。

    邺城地处赵、魏、齐三国要冲之地。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初到邺地的西门豹,抱定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从政信条,体察民意、化解民怨,用铁腕手段结束了“河伯娶妻”的闹剧。接着,大量征集劳力,在本是地广人稀、民生凋敝的邺地开沟挖渠、引水灌田,一手开创了“引漳十二渠”的壮举,使得分布田间的沟渠在大水时可分泄漳河洪水,干旱时可用来灌溉万亩良田。大刀阔斧的改革派、实干家西门豹在邺地实行了“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邺地百姓的安全系数和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不仅吃得饱、穿得暖、人人长得珠圆玉润、家家户户颗粒满仓,而且方圆百里之内的人家都以“嫁女就嫁邺城男”的口口相传,引来媒婆无数的同时,顺带传颂着西门豹的政绩。

    改革派和实干家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照顾了既得利益者,就要被老百姓在背后戳脊梁骨;给老百姓办了实事好事,就要触动既得利益者的蛋糕,结果要么屁股早早挪窝儿,要么丢掉性命。

    世间流转的金钱就那么多,地里打下来的粮食也就那么多。关键是,有的人钱多的花不完,粮食多的永远吃不完,即使堆积如山、烂在那里也是贪得无厌。我的财富和粮食可以多到数不胜数,创造财富和粮食的人却不能有钱花、有粮吃。

    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阶段不得不进行的改革,都是将穿钱的绳子都早已烂断了的金钱装进空空如也、四面透风的口袋,将爬满蛀虫、长满蛆虫的粮食装进咕咕乱叫、干蔫鼓胀的肚皮。社会矛盾的天平渐渐回转到前者足够安全、后者足够安静的时候,撬动天平的人就走到了尽头。

    西门豹大刀阔斧的刀和斧砍伤了邺地的地主士绅,拉近了地主士绅与寻常百姓的距离,降低了地主士绅视作生命的优越感,加上西门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个人执念和“只顾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个性风格,各种无中生有的流言蜚语和各种空穴来风的蜚短流长,经由魏国王宫一张张抹着蜜的阴险歹毒的嘴,传入了魏文侯的耳朵眼儿。

    在下面干得再多再好,不如大王的耳朵边有人说几句好话。没有人说好话也就算了,竟有人故意找茬一般说坏话,那么这个没有人说好话、只有人说坏话的人就好不到哪去,而且会坏到不知哪里去。

    年终考核,邺城排名魏国倒数第一。本是政绩斐然的西门豹领到的却是写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奖牌。

    魏文侯当面收回西门豹的官印时,西门豹当场表示,再给一年时间,若一年之后还干不出像样的成绩来,甘愿受死。人到了不怕死的时候,往往大王也没辙。

    往后的一年时间里,原本把百分百的时间和精力都一心扑在事业上,每天都两只脚沾满泥的穿梭在田间地头,走东家串西家的一头扎进百姓中,为了工作通宵达旦、日以继夜、激情饱满、药不离身、堪比拼命十三郎的西门豹忽然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空中大回旋,拿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和精力周旋于魏文侯的身边人,一次次将后备箱装满名烟名酒和珠宝首饰,一趟趟奔波往返于大梁城和邺城之间的高速公路,一场场穿梭于大梁城中大呼小叫、打情骂俏的酒肉席和歌舞场,西门豹与魏文侯身边的那些人手中握着麦克风变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亲密无间的好兄弟、铁哥们,邺地的财政收入大半用于西门豹在大梁城的个人应酬,土特产大半搬进了大梁城的高宅大院。西门豹剩余的百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要么用于在官衙内醉酒时的呼呼大睡,要么用于百姓鸣冤叫苦时的声色俱厉、不耐其烦。

    一年时间转眼就到。

    西门豹在邺城报销的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发票堆成了山,老百姓申冤告状的信也堆成了山,醉眼迷离的西门豹从两座山中间探出头来,迎来的是魏文侯亲自派来,送来大王亲切问候和嘉奖令的昨晚还在大梁城中合唱《好兄弟》的把兄弟。

    毫无意外的,邺城各项年度考核指标全部位列魏国第一,西门豹由险些末位淘汰一跃成为魏国政坛一颗耀眼的新星。

    又一场把酒言欢之后,西门豹与来自魏国王宫的把兄弟在官衙外立体环绕的喊冤声中依依惜别,相约大梁城再见。

    西门豹彻底明白,要想在混浊的世道上特立独行、独善其身,那是一万个不可能,绝对的不可能,别说保住官位,能保住命就已经是个难度系数极高的事情。西门豹过去认为官是干出来的,只要老百姓说好就是好。如今看来,官是跑出来的、喝出来的、送出来的,老百姓说好谁也听不见、谁也不在乎,上面有人说好才是真的好,才是彼此需要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上面的人不是神、也是人,是人就好办,是人就有三亲六故,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只要下功夫,总有把一本正经板着脸装神的人变回人甚至弄成鬼的门和道。

    就这样,好官变成了昏官,能吏变成了庸吏。世间很多变化可能不是主动的自愿的,而是逼不得已的被逼出来的。

    搞投机搞到好处的人必定上瘾。送一次钱就绕过前面很多人走了捷径的人从此之后就不会想着干事情而只会想着怎么继续送钱继续走捷径。收一次钱品尝到手中权力的甜蜜、兴奋和魅力的人从此之后办什么事都要见到钱、收到钱,办大事花大钱、办小事花小钱,不见好处不办事、不见兔子不撒鹰,收不到钱该办的也不办,收到钱不该办的也能办,如果没有收钱办了事就好像自己的钱被人偷走了一般。

    在何为好官何为昏官、何为能吏何为庸吏间迷失方向、迷失自我的西门豹,最终惨死于继位之后急于震慑百官和拉拢人心的魏武侯之手。至于邺城百姓,又有谁还在乎。百姓过得好就应该感念王恩、感激涕零,过得不好就应该听天由命、自求多福。前者王恩浩荡,后者与王无关。

    天地反转,日月轮回,四季交替,时过境迁。此时此刻,邺地的田间早已不见往昔欢声笑语、欣欣向荣的场面,牧守一方的官吏来了一个又一个,走了一个又一个,一个个身影来去匆匆,似乎其中每一个都没有留下什么,什么都没有留下。

    晋鄙的十万大军驻扎在邺城城外。

    主帅营帐内,正是一派热闹场面。

    “来来来,喝!哈哈哈哈!”满面红光的晋鄙手捧酒碗一饮而尽,坐在帐内的七八个校官一起举碗、倾泻一空。

    “老夫南征北战数十年,能有今日,全是拜大王所赐。哈哈哈哈!尔等尽管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哈哈哈哈!老夫断定,秦赵之战仍会僵持下去,一时间也分不出胜负。尔等只需稍安勿躁,等到大王的王令,我等定要唯王令是从。喝!”

    一个校官拎起一个酒坛子,摇晃着站了起来,醉眼迷离道:“我等跟随将军到此日久,不瞒将军,我等这心里都是立功心切啊!将军一声令下,账外的十万大军挥师北上,定能出其不意、击退秦军。”这校官挥手一抓,又做出一个下劈的动作:“我等顺势攻入邯郸城,砍了赵王的脑袋献给大王,岂不痛快!”

    几个校官随声附和道:“是啊是啊!我等将士劳师于此,总不能空手而归吧!邯郸城里美女如云,财货堆积如山,若不趁此机会大捞一笔,我等岂不错失…”

&nb

第256章 虎符夺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