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科举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章 事关皇帝的小金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女子们趋之若鹜,成为一种风潮也就不奇怪了。

    口红源起红妆女面

    丰腴似打了玻尿酸的出土于旧石器时代的红山女神像嘴唇,是中国史前使用口红的文物考据。在商末周初的三星堆遗址,祭祀面具唇部也已存朱砂——口红,起始于宗教图腾的神性。如沈从文所考:在匮乏的开荒时代,先民对力量的膜拜、健美的推崇与生命掳掠的血色紧密相联。

    在古代,口红名为胭脂,又称燕脂、焉支或燕支。一说胭脂起源于商纣时期的燕国。《中华古今注》记载:“燕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之。调脂饰女面,产于燕地,故曰燕脂。”另一说起源于中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阏氏”(胭脂)妆饰脸面,故传播至今。

    张骞出使西域,穿越飞沙走石的戈壁荒漠代购回西域各族特产风物,胭脂由此风靡。据说最早卷起胭脂带货风潮的KOL是妲己,胭脂从燕国传入中原后,身为时尚达人的她受其启发,用花瓣捣碎成汁液,杏眼桃面卜卜脆实在惹人喜爱。商纣王喜将凝固的花汁给嫔妃涂唇染指。单是口红还不够,美甲也要一并同色系才算讲究。人间崇尚的一切皆由兽性与敬畏生出,漂亮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特权,远洋订货向来只为特权阶级服务,贵妇才是生产力

    消费降级工艺迭代

    战国辞赋家宋玉的《神女赋》中,即有“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地其若丹”的描写。红妆真正兴起流行是在汉代后。朱砂不是胭脂,却是最早开始出现的口红。

    为上嘴更丝滑,北魏的《齐民要术》中,人们开始将朱砂研磨成粉末,在酒中加入香料与牛油朱砂粉共同煮炼出口红。

    到了晋朝,为便于携带,以丝绵卷成圆条红蓝花汁的绵胭脂成为新的抢手单品。南北朝末期,为了延长有效保质期,蜂蜡替代动物脂肪成为口红主原料。

    隋唐之后,口红产业终于进入工业2.0阶段——盒状口脂被加工为管状的“固体口红”。据唐朝医学家王焘《外台秘要方》中记载口红制法:“取竹筒合面纸裹绳缠,以熔脂注满,停冷即成口脂。”

    唐朝的美妆产业之丰盛,让贫民窟女孩们也得以一展身手——一种“红蓝”的花朵制成的“薄片胭脂”诞生。这种“薄片胭脂”用起来十分重口味——要用唾沫先染湿再涂到唇上。但好在价格低廉呀,不买不是美少女。

    至此,中国古代的口红从唐朝开始由高阶品位成为平民时尚,平凡女子们通过智慧地使用大自然,装扮出同样惊艳的妆容。

    唐朝不仅时兴“薄片胭脂”,还时兴甲煎——一种人工制复合香料制口脂,十四种不同香料混合,功夫讲究,以豪奢服人。

    以唐朝“无口红,毋宁死”的永乐公主为例,作为历史上最为任性的口红发烧友,她为研究香料专门开辟了一个花园,单供口红使用的植物就有二三十种。千金难买心如意,不甘当随波逐流的消费者,身为美妆icon的她整合出整条产业链。如果你认为她只是一个无脑美妆博主,那就大错特错了。唐玄宗曾下诏书表扬她:“誉叶才明,体光柔顺。葭莩懿戚,敦睦有伦。舜华靡颓,德容兼茂”。

    14岁时还是个羸弱面黄的丑小鸭的永乐公主,成为毛戈平和卡尔拉格斐的合体,堪称长安版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在历史的长河中,美丽永远不止一笔生意,最好看的永远是大脑,绝色更是。

    历代唇妆喜好变迁

    当唐朝中国口红产业如火如荼时,欧洲仍处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文艺复兴后的时尚复苏到来时,已是中国的清朝时期。唐朝的口红到底有多兴盛呢?单胭脂一类,在唐朝就有石榴娇、洛儿殷、淡红心、梅花奴等17种色号。甚至还有当下大热的“人鱼姬”同款——掺金粉红脂。不单色号复杂,画法也各有其美。

    从唐代往下看,唇妆的演变,堪称“小嘴PS进化论”——唐代唇妆要义是只涂中部,以勾勒唇线来改变原唇形,辅以妆粉掩盖原唇色,热衷于樱桃小口+薄唇。宋代妆容比唐朝更清淡内秀,类似唐朝的“吃小孩姨妈色”——乌唇之类的另类妆容不再流行,自然妆面更受大众喜爱。到了清乾隆时期,风靡一种只画下唇的唇妆。到晚清后嘴唇越涂越小,最后变成“中原一点红”。

    近代激荡各美其美

    相比古代,在尚未解禁的中国近代史时期,街头行走的男男女女无一不性别模糊。就在上世纪80年代,口红曾一度作为“老不正经”的罪证被抵制非议——自1966年后国内禁售口红、脂粉、香水。女性涂口红即作风不端正,思想不正派。抓起来批斗和反省,也早屡见不鲜。

    近代史上,无论让霸道军统特务戴笠费尽心思讨好不辞辛苦“变”出法国口红的蝴蝶,还是九岁就钟情于丹琪的张爱玲,寥寥几笔仪态万千的民国女性都风华绝代。而在斑驳的历史中,如《一百个人的十年》中,那个自制假发给美人妻子,却被践踏得一地狼狈的美丽,屡见不鲜。那些茹毛饮血行军千里的红色娘子军,御寒果腹为解放而战,她们的行囊中也会怀揣一面小镜子吗。不得而知。

    放眼千年的历史,一抹红唇,各有滋味。当我们讨论口红,大可不必把女性独立、男权女权加在一支几百块小口红上——不足以道。它是历史解放后一点点宽容、一点点体面、一点点愉悦。

    全世界的所有口红厂商都没有想到今天李佳琦可以在5小时内带货535万支口红,梳妆台上琳琅满目的色号压根也不需要我们坐拥万千花园来独自研发。欧莱雅×故宫、CHANEL×颐和园的联名款千朵万朵压枝低——一波波“朕都不知道怎么疼你”国潮口红大赏回归,古风赋予了跨界品牌新的灵魂。

    没有过去的人类,当然没有未来。今天人们将口红产业爆红与女性“失智”、个性泯灭直接挂钩,却忘了“口红”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恰恰是因为先人的智慧与独立。今天的中国女性,唇妆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繁华三千丈,这是任君美丽的年代。

    从宗教图腾、贵族特权、平民时尚,到个性解放、自由装扮,一管口红背后是跌宕漫长的历史变迁。当我们今天在讨论口红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它不仅仅是气血丰沛、生命旺盛,激发人类潜意识的繁殖欲的存在,更是一种自我认知与形象管理。荧光色、金属感、全裸妆,总有人将你望而却步的“死亡色号”涂得自成一格。悦己悦人,是人类的爱美天性。自在自我,是直击你我内心深处的一次次呈现。(来源于网络,侵删)

第254章 事关皇帝的小金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