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章 人有悲欢离合(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永乐七年腊月二十八日,一代文宗宋濂离世,享年九十。

    他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也带走了本该属于京城人的新年欢乐。

    得知宋濂走了,乐呵呵的在大街上发放对联和门神的常家三兄弟及其子侄连忙回家去了,直接取消了今年的门神派发活动,随即亲自前往宋府凭吊

    而一些原本准备在这日回老家过年、所以提前把红色对联贴上的人家,也都十分自觉地把对联给撕掉了。

    就连应天府境内的路灯上早早挂上的红灯笼,也被府尹杨士奇下令通通撤掉。

    宋府所在那条街道上更是全都由应天府出资、挂上了白灯笼。

    之后数日,宋府人来人往,前来拜祭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朝堂高官和民间大儒,甚至还有许多一看就很有能耐、但谁都叫不上来名字的高道老僧。

    作为一代文宗,宋濂可不仅仅精通儒家学说,对佛道两家的经典也有深入研究,尤其精通佛法,因此其往来的朋友多有佛道高人。

    虽然不是宋濂血脉,也没正式拜过师,但朱七牛一直在宋家守孝,穿的也都是和宋濂子孙一模一样的白色孝服。

    人家来祭奠了,他也会跟宋濂的子孙一起在旁边磕个头还礼。

    就是有时候丧礼到了该家属晚辈哭丧时,朱七牛一哭起来就停不下来,这点挺让朱允?缀推渌?ピ峁傥?训模??滤?慊瞪碜印

    外人见了,都说斌王殿下至情至性,是个孝顺人。

    他却也不是故意做给谁看的,而是真真正正的感到悲伤,眼泪根本就控制不住。

    二十二年啦!

    自二十二年前接受宋先生教导至今,朱七牛自己都记不起到底从先生这里学到了多少东西。

    或者说,他如今的一言一行,很难说不是受到宋先生的影响。

    朱七牛自问自己还是个聪明人,又有梦中书房这样的金手指,可他并不认为单靠自己就能达成如今的成就,获得如今的地位。

    在过去的二十二年里,承宋先生恩德大了去了!

    尤其是在自己年幼、而父母对官场两眼一抹黑时,若不是有宋先生指点和暗中庇护,朱七牛很怀疑自己可能都活不到成年。

    每每想到此处,朱七牛的眼泪便一波一波的,跟大河决了堤似得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永乐八年正月的新年,京城百姓没谁有心思过。

    哪怕是一些觉得自己和宋濂没有交集的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过,顶多是关上大门、自己一家人躲在家里偷偷团圆乐呵。

    实在是宋濂的学生太多了,连太宗文皇帝都得他多年教诲,若是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喜悦或是庆祝新年的势头,这部分老百姓真怕自己突然就被揍了。

    等宋濂的棺椁正式出城下葬,已是元宵节后了。

    在这之前,来给他送别的人就没停过,哪怕是深更半夜,也有的是匆匆而来的遥远的客人。

    宋?宋慎他们本就年纪不小,哪儿经得住这样的葬礼啊,跟着忙活了几天就纷纷病倒了,只能好好休息。

    朱七牛则是睡不睡觉都无所谓,于是越到后面,守孝、守夜都成了他一个人的事儿,另有部分听过宋先生教课的学生轮班陪着他。

    十多天下来,饶是朱七牛这种修炼有成的人,体重也下去了好几斤,一双眼睛便显得越发大了。

    赵兰他们看在眼中,不免担心和心疼。

    朱七牛原以为经过十几天的心理准备,自己会从容些的。

    可当先生的棺椁被抬入钟山上划定好的、已经挖开的

第99章 人有悲欢离合(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