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夫郎有点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80 章 纯事业线(抓虫)[1/2页]

    往后几天是贴榜出成绩,各处都是报喜的声音。

    明明落榜的人更多,在这些喜庆里也被压下。

    叶存山跟杜知春进府学时就成绩优异,其中杜知春的文章多数是拿的甲等,这次考试不出意外,依然是甲等,顺顺当当拿到了乡试资格。

    叶存山是案首入学,往后评分掉了一段时间,到现在已经补回来,不负案首之名,乡试资格顺利拿到。

    谢晏清略有波折,按照科举场上严苛的规矩,即使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也会把文章降级。

    一等到二等,险险入围。

    去他家贺喜的时候,谢晏清爹娘眼圈都是红的,显然哭过。

    另外是罗旭,可能是让他去写话本,他绷着的弦松下,功利心弱了,写出来的文章更加平实动人,这次是擦边到了乙等,来年可以去考乡试。

    他也哭得跟什么一样,贺喜过后,就把空间留给夫夫俩。

    余下一家是元墨。

    今年院试稳当,是第十名被录取的生员,被拨入府学。

    他跟叶延是一届的书生,算年纪的话,是这一批书生里,最年长者,按照本土有虚岁的算法,是二十四岁。

    二十四岁的生员普普通通,但把他的学习经历算进去,就知道他天分有多高。

    不是杜知春那种在书堆里打滚长大的人,也不是其他寒门学子那样,一心只读书,不管旁的杂事。

    多花的这几年,并未全身心备战科举,在话本上花的时间比读书多。

    几家人聚一块儿庆贺喝酒。

    叶存山酒量一般般,醉了就会很执拗。

    他很计较云程对元墨天赋的肯定,回家了都紧紧黏着云程,前胸要挨着云程的后背,走哪里跟哪里。

    存银都没眼看,跟哥嫂说他先去洗漱休息,就去收拾衣物。

    云程看叶存山这样,不把他留院里,给孩子看笑话。

    他把叶存山领进屋,问他是不是吃醋了。

    叶存山醉酒时脑子直,一根筋,却也不是什么都能胡咧咧的人。

    他跟云程说:“我没吃醋,就是问问。”

    总觉得吃醋的话,就把云程跟元墨的关系想得不正当。

    云程只是感叹一句别人厉害,就跟他会说书院里某某某文才高一样。

    就是有了身边的人对比,他心里不得劲。

    从在蔚县,云程写稿子挣银子后,他就很少管家事,几乎不挣银子了。

    现在重来一次,回到蔚县,他也会这样选择。

    他很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会两头瞎忙,捡了芝麻丢西瓜。

    “但是元墨能一边挣银子一边考试。”

    凑数凑数

    云程问叶存山:“他现在考中的是什么?”

    叶存山:“秀才。”

    “你比他早三年。”

    跟叶存山同届考的时候,元墨家里条件不够。

    后来叶延罗旭那一届的时候,元墨有银子了,也不能考,因为手里的事情多,搁不下,他也没有温习读书,去了也是白去。

    云程拍拍他手,“咱们不用跟他比,他比你读书早,是跟叶延表哥一样,从小读书的,家在县里住,杜先生大方,从不赶走看书的学子,他是没有跟杜知春一样,在书堆里打滚,可是他一直以来,看的书都要比你多。”

    对比起来,就是叶存山跟罗旭的状态。

    明明起点一样,都是蔚县下面的小山村出来的,家里都穷,他俩还是同窗。

    可那时叶存山能厚着脸皮去书斋看书,从阅读量上就把罗旭甩开。

    看表面成绩都是耍流氓。

    而且对于他们家来说,时间更宝贵。

    这三年,有捷径凭什么不走?

    苦哈哈的日子,是没办法才去过的。

    叶存山说:“他能挣银子。”

    云程摸摸他脸,“你也能挣银子。”

    叶存山成长环境如此,在成亲之前,他是家里顶梁柱,里里外外他操持,孩子也是他养。

    成亲以后他能抗下养家的担子,在蔚县还有余力的时候,会去弄弄羊毛生意,挣一点算一点。

    真到要备考的时候,这事肯定要挪后。

    来府城以后,他就开始了吃软饭生活。

    云程这次确定了。

    叶存山肯定有点点小自卑,认为自己不如人。

    云程问他,“你知道你那本《艳.遇记》的销量吗?”

    叶存山不知道。

    他就是有写话本的执念,随着身边人都能写,这个念头慢慢加深。

    当时写完,得到云程的肯定,他已经开心过。

    确认能够刻印销售,又真的摆上了书斋的展架,他心满意足。

    挣多挣少,就不该是他现阶段该管的事情。

    解了心结,就该好好读书。

    云程跟他说:“堪比《赘婿》。”

    叶存山眼眸微微瞪大,酒意都醒了些,“不至于吧?”

    话本题材的原因,注定不会被人大肆讨论。

    只有销量最直观,可以摆出一份数据,让人看见这册话本的受欢迎程度。

    可能是听云程讲故事讲多了,叶存山长期刷题也练出来了抓重点的能力,他文章节奏把握得极好,是云程挑不出毛病的好。

    剧情跟肉的比例适中,很踩点。

    恰好要腻味的时候接剧情,为主角二人酸酸甜甜心事牵动。

    恰好要不耐的时候去炖肉,为香.艳.情.事而脸红耳热。

    他偏好爽文升级流的故事线,虽是用的花市点梗式的写法,换个时间地点只为了啪啪啪,事件剧情只是为了炖肉服务,但剧情线的大框架是能撑住的。

    这是艳.情话本的全新展开方式,当代人极少见到这种文风表达。

    案首的文笔不必多说,他又不卖弄,不刻意炫技,大白话用词精准,词句不糙。

    各方面都好,有这成绩,实至名归。

    所以金掌柜看叶存山,才会又痛心又欣慰。

    金掌柜是京都来的人,当然知道比起挣话本钱,科举才是正道,他为叶存山能坚守本心欣慰,也为自己挣不到后续的银子而痛心。

    叶存山往后靠,挨着墙壁,眼神还有些懵,“卖这么好?”

    他的这册书,是往外吹过牛的,府学几个相熟的同窗面前都吹过。

    他知道的只有很多书生不好意思去买,有人请了跑腿去买。

    听他吹过牛的人,再看他的眼神都略微有些不对,但没提过这册书。

    叶存山看向云程:“你别看我醉酒,就给我画饼子驴我。”

    他醉酒也记事,醒酒了要去看的。

    云程都随他,“可以去看,我陪你一起。”

    叶存山就安静下来,再听云程问他心里好受些没有,叶存山点头,“我也是能一边写话本,一边读书的。”

    云程大力夸夸,“对,你很厉害了,这是你第一册刻印销售的话本,有几个能跟你比的?”

    哄好夫君,就能去收拾洗漱。

    借着酒劲,晚上胡闹了一场。

    再起来,云程陪叶存山去翻看了《艳.遇记》的销售账本。给他看总额后,就没空闲温存。

    初六开课,其实还是太早了。

    云程是照顾外地学子,不想他们一天天的花银子在这里等。

    所以考完,成绩出来,他是无缝衔接到工作当中。

    初五时,话本铺子就开始发售教案。

    免费提供所需要的成本太高,是跟慈善画册一样,只收取成本费用,云程本人的人工与整理费用不计。

    因教案厚,算下来也要五钱银子。

    几百个铜板的事,有手头阔绰的书生先买了,入手以后,只看了前头的东西,都要回来加购。

    言之有物,没说废话假大空,例子清晰直观,精彩绝伦。

    多买的几本,不论是留做备用,还是送亲朋好友,都是非常合适的。

    这边带动以后,府城各个书斋的教案也摆上书架。

    各书斋跟云程的话本铺子往来颇多,这次都想送书生过来学习,说白了,就是要内部名额。

    有些书斋没有养书生写稿,约稿也没固定合作对象,这次送人过来,有半数是亲戚。

    真能无私把机会给到小书生的,反而只有跟云程合作不愉快的杜家书斋。

    他家是书香门第,挣话本银子,却不写话本,交由下面的书生来就可以。

    因教案要银子买,很多人心里打鼓,不知道这是不是话本铺子的一个挣银子方式。

    有人说:“不买就不买,谁求着你们买了?最好都不买,我们多买几本,还少了人抢。”

    这被当做激将法,只是随着时间过去,一天里各个书斋门前都挤满了人,没谁说一句不好,摇摆不定的书生们才匆匆拿了银子过去问。

    杜知秋在教案火爆抢购中抵达府城,来时已经要天黑,一路循着找到大哥家,再被带到云程这边,满脸疲惫,双眸明亮,“我这是赶上了?”

    来得正好,云程想抓他壮丁,问他能在府城待多久。

    杜知秋是把蔚县事物处理妥当,做好了交接安排,足够他出门数月,才坐船赶往府城。

    这次延迟过来,就是为了多留一阵,预计可以待到云程的培训班结束。

    云程看他的眼神顿时充满和善。

    多好的壮丁啊。

    杜知秋擅长做生意,统筹这一块可以配合金掌柜一起来。

    话本铺子还要正常经营,不能本末倒置,培训班这边,就能让杜知秋当个管事。

    目前分工是参考了后世的培训机构来分层级,等到真开课,还要做细微调整,可以先给杜知秋安排上主要活计。

    “我那教案里例子多,他们肯定会被激发出灵感,到时有稿子,你来负责,我铺子里有审稿的人,你不需要亲自审。”

    作为回报,杜知秋可以带走一定比例的稿子。

    这个是等到开班以后,再详细商讨。

    云程问他能不能来帮忙,“你家长辈会有意见吗?”

    府城的杜家书斋要清高许多,看这做生意的态度,是有点店大欺客,随性妄为的。

    因为不卖话本,他们家也有科举用书的优势,表现很硬气。

    杜知秋说没问题,“一家铺面不挣钱,还能家家不挣钱啊?”

    各地旁支也有竞争的,一路往上送人,那不得追溯源头?

    京都老爷不会过问这等闲事,但在后院夫人那里挂了名,往后真去京都,发展要好一些。

    杜知秋要开始为去京都做打算了,云程这事,他直接就答应下来。

    当晚没来得及休息,赶着金掌柜下工的点,去跟人见了面,夜里聊到很晚。

    初六开班,还不到用他的时候,后面几天还能再做交接。

    金掌柜知道他是要走的人,给他身边塞了个小书生学习。

    杜知秋想带就带,不想带走时要跟人交接。

    他待人真诚大方,知道不是自家主场,这方面也坦率表示能教都会教。

    开课第一天,是劝学课。

    有文章叫《劝学》,都是书生们熟悉的。

    这里讲的是大白话,并非是劝他们都来学写话本,而是真的想写的人,需要来学一学其中技巧,认真对待写话本这件事。

    真靠天赋直接莽的还是少数,跟他们写八股文一样,是有技巧可以锻炼,故事都有结构可以套的。

    精彩到一定程度的故事可以脱离这个框架,那就不是这阶段考虑的事了。

    上课地点在谢家的大庄园,外面空地上摆了很低的长矮凳,可以盘膝坐,也能伸腿坐。

    坐得低,找空位方便,一目了然。

    起来离场扎眼,做个什么也能被站着巡场维持纪律的人发现。

    都是面皮薄要脸的人,起初没太当回事的人,在多数人都安静的情况下,也老实等待,内部的嘈杂喧闹只在开局抢座位的一阵。

    这节课是云程讲,不可以转交他人的。

    家里试着做了几种材质的喇叭,最后选择的是硬纸糊的。

    这个轻,他可以拿久一点。

    讲台是类似从前学校的小高台,约莫一米高,上面要再摆个高桌子,供人站着用。

    因这桌子高,叶存山说给他做个高脚凳子,站累了可以坐坐。

    云程怕坐下没气势,不庄重,没要。

    实际叶存山还是给他做了,就在桌子底下放着。

    他把演讲稿放下,就看见了凳子,目光往下看,一眼就看见了叶存山。

    今天他跟存银都来围观了,距离演讲台不远。

    是怕有人上来闹事,也怕他初次面对这么多人,会感到害怕,所以站得近,给他一点安全感。

    云程看见他们,心就定了很多,照常开始说。

    不管平时过日子怎么随性,长久以来沉淀的气质在。

    他入场不慌,不因脸上孕痣而羞于在数百男人这里露脸,场子随他状态而被镇住。

    在现代,他看了很多演讲视频跟辩论赛。

    这类视频是他精准去搜索看的,跟其他杂七杂八的杀时间短视频不一样。

    看这种视频的原因,云程从前没去想,现在感觉挺清晰的。

    因为他社恐,不敢去人多的地方,也不敢跟别人讲话。

    又因为家里除了他,都是有些控场能力在身上的,对这些善表达,敢在很多人面前演讲说话的人,多少有些慕强心理。

    这些年过来,他依然没跟很多人接触过,但自信程度与日俱增。

    做什么都能看见结果,会被夸奖被需要,在与人沟通时,从熟悉以后才会表露性格,到现在随时抓一个在写稿的书生,都能聊几句,进步显著。

    开课之前因紧张焦虑生过病,却不是害怕即将开课以后遇见的麻烦,而是因为外界的言论,给他了压力。

    真到站在这个位置,他身体没彻底克服,会微微发抖。

    桌子将他遮住一大半,他看场内书生时,这些人也在看他。

    跟之前统计的不一样,这里面也有些书生一看年岁就不小。

    三四十岁的有,五六十岁的也有。

    当下读书人,肯花钱进学堂的,自己或者家里人,都为他们的青云路付出了很多。

    今天在这里相聚,各自苦处不必多说,至少目的是一致的,是为了写好话本来的。

    不论是为了挣钱,还是证明自己。

    云程写话本的初衷就是证明自己。

    初期的证明,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因为他出生以后就没有缺过钱,想要的东西不是太离谱,都能被满足。

    各类购物软件里,能被搜索加入购物车的商品,他看着顺眼都能直接买。

    是写了好几本以后,他才发现了一个比较实际的东西。

    是需要在这个行业里,取得一定成就,才是证明,而不是自己会做某事的证明。

    会做,跟做得好,是两码事。

    从前大哥说他性格要强,他没当真,还笑,因为觉得他性格很软。

    这会儿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有了考量,会去反思从前,对比现在,他才发现,他真的很好强。

    学画画跟刺绣裁衣,他都要做到最好,不会因为以后不吃这碗饭,就随便糊弄。

    这两样早早给他了回报,现在轮到写作了。

    劝学这一课,云程的演讲风格跟他的写作文风类似,是大白话稿子。

    用了一点点的煽情技巧,把身边几个畅销书作家的经历做了叙述。

    柳文柏是背负家里的期望去读书,元墨是为了把小家的日子过起来,穆辉是想出人头地,即使是在写话本的领域里。

    不论初始目的是什么,最终会跟他刚入行时一样,想要达成目的,位于表层的,很清晰的一个东西是,需要挣到足够的银子。

第 180 章 纯事业线(抓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