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凄凄不似向前声 谋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父母,但下官今日是为大汉江山社稷而跪,是为天下百姓而跪,不丢人!”
何谋全皱着眉头,在房间里反复踱步,装出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沉思良久才郑重道:“东园祸乱国家,本少保早就厌恶不已,只恨势单力薄,不敢直撄其锋。”
“但话说回来,温大人尚且不惧,有胆量跟东园碰一碰,本少保安能再惧?既如此,咱们就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将这帮衣冠禽兽逐出庙堂!”
得了何谋全亲口允诺,温体信自然是喜不自胜,脸都笑烂,哪里还能看到之前的潸然泪下?朝着何谋全深深一拜,便表起了决心:“下官以少保马首是瞻,匡扶社稷,中兴大汉!”
等温体信高高兴兴起来,两人又密谈了许久,关于东园一派的烂事,温体信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恨不得一口气全让何谋全知道。
这中间,他还拿出了一份劲爆的手札,何谋全翻开一看,惊了!
里面记载了两百余位东园出身的官员的逸闻,大都是这些官员与地方刺史、郡守、富商豪绅甚至武林人士勾结的证据,其中甚至有这些官员与反贼、境外蛮人、鞑子勾结的证据。
内容尺度之大,分量之劲爆,出乎何谋全想象。有些是铁柄,可以拿出来实锤,有些却标注了是“风闻”,还需调查。
但即便是这样,意义也很重大。
因为这上面收录的官员,上到尚书台的台阁重臣、六部有司、下到各州刺史、总兵、主事、县令,都有,而且分门别类,颇为详细。
不过消息属实与否就很难说,因为温体信在册子里的很多地方都标注了风闻,这意味着消息需要查证。
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温体信始终是孤掌难鸣,势单力薄,加之投鼠忌器,想进一步调查那些隐秘的事情非常困难。
弄得不好暴露了,引起东园的集体警觉,他温体信怕是三天两头就有杀身之祸。京师虽然繁荣却不太平,徐太岳遇刺的先例在前,以温体信的秉性,自然不会擅自深入调查,招惹杀身之祸。
温体信这个人,一把尺子精着呢。
有了这册子,何谋全与刘玄的南下之旅也有了新的材料,总之是个意外之喜,温府之行算是没白来。
随后温体信将这册子赠送给了何谋全,以表诚意和忠心。当然,他自己肯有还有很多印刷本,毕竟这是他翻盘的武器,不多印几本会放心?
两人相谈甚欢,直到深夜才散去。
在温体信的执意挽留下,何谋全留宿温府,这中间,温体信又颇识人意,将先前的琵琶舞女送进了何谋全房中,意思不言而喻。
窗外暴雪,鹅毛大雪纷飞,屋顶、地上都堆满了积雪,天寒地冻,何谋全想起了露宿在常新店的云懿,她还等着自己回去呢。
她在雪夜中等着自己,自己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在这享受温柔乡?
睡觉吧,美人在侧,尤物诱惑,又睡不着,想来想去,何谋全又坐了起来,和这琵琶女聊天。聊了一会儿,何谋全对这琵琶女身世产生了强烈好奇,你一言我一语,两人竟秉烛长谈。这中间,何谋全了解了她凄惨的身世,此女本为长安倡女,关于她的青春,可以用“十三学得琵琶成,名震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概括总结。
后来,西州沦陷,她逃离长安,来京师避难,委身为温府舞女歌姬,如今举目无亲,可谓是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联系她现在的遭遇、生活,又可谓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每当歌唱弹奏结束,孤寂的她在深夜时总会梦到少年事,又可谓是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呐。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一次,何谋全是真的感同身受了。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谋全重闻又掩泣。
不久后,琵琶行问世,使得琵琶女在京师名声大振。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个世界,最能体会这名琵琶女遭遇的,是一位陌路过客。和何谋全有一样故事的,懂他心里感受的,也只有琵琶女这位陌路过客。
等过了今晚,何谋全与这琵琶女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再见面。
两个人就想两条相交的直线,在相交后,逐渐远离,永不再见。
第244章 凄凄不似向前声 谋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