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窃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7章 君臣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老爷们兜里的钱是弄不出来的,再把目光投向泥腿子,现在烽烟遍地,到处打仗,兵匪、土匪、流寇三天两头如蝗虫般过境,大量农民弃耕卖地逃难,或是把土地挂在地主门下,以避免沉重的赋税,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从自耕农沦为了佃农。

    他们的劳动成果成了地方豪强和地主的,朝廷想从这些人嘴里扒出几粒米来,比登天还难。

    情况也就是这么个情况,老爷们的钱不拿出来,泥腿子们混口饭吃都难。

    朝廷没钱,就要征税,征到泥腿子身上,他们活不下去要造反,征到老爷们身上,老爷们又要大骂刘玄是昏君。

    征税征税,这么个局面,跟谁征去?很显然,征税的对象必须有所调整,怎么调,收谁的,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问题摆在了桌面上,接下来就该思考怎么办了。

    “皇上,要增加朝廷收入,保证稳定的赋税收入,在大的政策上,无非两种,一者节流,一者开源。”

    刘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说得有理,继续。”

    “先说节流,自皇上即位以来,可有铺张浪费?大兴奢靡之风?”

    刘玄摇头,叹气道:“莫说奢靡,朕连宫人都裁撤了一半,各部有司的开支也是一缩再缩,若说节流,再节流也节不到哪里去了。”

    朝廷财政困难,已经是永朔末年至天宪、定初长达四十余年的老大难问题,先前秦贯、严时平、周延益、徐太岳等人掌权在时,并不显得突出,但自徐太岳死后,财政问题愈发严重。

    原因很简单,除去连年战争、朝廷双线以外,很多地方的赋税收不上来了,即便能收上来一部分,这一部分也是被各地刺史、郡守、县令、差役层层盘剥所剩下的,各级官府上下其手,到了户部手里的,剩不了多少。

    还有一些地方,根本就是抗税不交。

    这些问题朝廷中央政府这些人精都心知肚明,刘玄心里也倍儿清,管吧,是杀了一批贪官,又来了一批,不管吧,这些人的贼胆是越来越大。

    朝廷想去讨伐那些反叛的州郡藩镇吧,又迫于不能树敌太多的时局,不得不容忍地方这些行为。

    因此,要说节流,只能大力反腐,清除官员队伍中的腐败份子,然后保持社会稳定,给予农民耕作的地理条件,保持农民生产积极性。

    但现在各州流寇肆虐,蛮人入侵,以上两条肯定都做不到。要反腐、恢复社会生产,先决条件是政治稳定。

    节流是可以否定了。

    “那么开源呢?”何谋全设问道:“开源,咱们怎么开,这个源在哪里?”

    刘玄想了想,道:“加征盐、铁、矿、绸、商税?”

    “不,这是治标不治本。”何谋全摇头否定,加征这些税,虽然能在一定时间内从这几个群体收到一笔不俗的巨款,但其本质还是加重了农民负担。

 &

第237章 君臣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