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窃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通州局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邱秉真将刘植的奏报交给了刘玄,等刘玄看完,刘玄的脸色已经阴沉得不见天日。

    “刘植到底在干什么……”

    刘玄把这封奏报给何谋全也看了一遍,看完何谋全也皱起了眉头,

    昨天朝廷军队与蛮人在通州又打了一仗,包括勤王兵马在内,折损了近九万人马,刘植在给刘玄的信中直言,朝廷要不要放弃京师,迁都南下?

    打仗打到要国家迁都,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

    本就十分憔悴的邱秉真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难掩脸上的忧虑,继续说道:“皇上,蛮人那边派来了使者,说是议和的话,他们可以退兵……”

    “和谈?”

    刘玄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很冷,大汉称雄四百年,就从来没有与人和议的说法,如果在自己执政期间与蛮族和谈,天下臣民如何看待朕?朕还有什么脸见历代先帝?

    “不可,和谈断断不可,此事以后不要再提了。”

    刘玄虽然偶尔也有这个念头,但身为皇帝的尊严,还是不允许他做出这个决定。

    “和谈不行,那南迁呢?群臣最近都在议论,颇有请愿迁都的苗头,如果皇上不拿出个主意,恐怕人心会散尽。”

    邱秉真这番话,何谋全深以为然。

    前线打不过,后方既不想和谈,又不想迁都,还等着干什么?准备困居城中等死?

    有人不怕死,愿意以身殉国,那肯定也是有人怕死想活命的,人为了活命,什么都做得出来。

    如果真的打不过了,何谋全觉得放弃京师跑路也不是不行,跑路不代表着逃跑,这叫战略转移保存实力,等以后国富民强,军力雄厚的时候还可以反攻回来。

    李唐王朝可是九次放弃了首都,最后不都打了回去?逃命没面子?呵呵,唐朝皇帝压根儿不在乎。

    朕先苟着,改天再弄死你!

    于是乎,唐王朝就这样先后做掉了安庆绪、史朝义、黄巢、朱玫、回鹘、吐蕃,自安史之乱后,硬生生挺了近两百年。

    反观明朝,打不过鞑子,农民军又搞不定,财政军政崩溃的情况下,既放不下身段和谈,又受制于各种因素不能迁都,最终被快递小哥给一锅端了。

    有时候太在乎脸面,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在封建社会,皇帝就是国家,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你的政策方针都会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未来。

    决策具有随意性、情绪性,而这也正是皇权独尊的消极之处。

    “我朝在此定都已经三百年,迁都事关国本,当慎之又慎。”刘玄摇了摇头,表示反对。

    “皇上!”邱秉真见刘玄这么坚决,再想想前线传来的蛮人恐怖,顿时又劝道:“通州到京师只有二百余里,蛮人铁骑只需一天一夜就能兵临京师城下,如果现在不走,等通州丢了,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老师,朕知道你是在为朕考虑。”刘玄肯定了邱秉真的话,同时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京兆百姓有几千万之巨,都是朕的子民,若是朕一走了之,岂不是把这些百姓留在这里等死吗?”

    “朕在,朝廷就在,民心就在,军民就能上下一心。而且京城城墙坚固,城防完备,皇姐的魔剑也即将成功,朕看,可以一战。”

    “既然如此,臣不再说什么了。”

    刘玄如此坚决,邱秉真也只好放弃了。

    何谋全以刘玄心腹信臣自居,自然以刘玄马首是瞻,刘玄说什么就是什么,绝不会去触霉头。

    既然要打,何谋全还是要了解一下战场形势。

  

第233章 通州局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